出版时间:2002年02月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意味着京郊农业将进一步参与农业国际化,将面临农业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究竟应该如何打理京郊农业?
一、顺应农业国际化的历史潮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依据比较优势,调整京郊农业产业结构
入世后,京郊农业面对的不仅是首都及国内市场,而将是逐渐一体化的国内外大市场。一方面,中国得按照加入WTO农业谈判达成的协议,到2004年将农产品关税水平由2000年的平均21.2%降低到平均17%左右,并取消对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的非关税措施,改为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将逐渐提高,将有越来越多来的外国农产品和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农产品一起成为京郊农产品的竞争对手,争夺有限的中国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根据乌拉圭回合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有关关税削减规定,所有成员国需要削减并约束各自的全部农产品关税,包括关税化过程所产生的关税;发达国家应在1995年开始的6年内将关税平均削减36%,每项产品最少削减15%.与此同时,各成员国的各种非关税措施也必须关税化。而且,入世后,中国不仅将能享受多边的、稳定的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还将可能享受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和非歧视性.因此,入世后世界农产品市场将会给京郊创汇农业提供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及加工品出口。在这种背景下,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与资源来源,以及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对手,京郊农业应当置身于国际化的新环境,在世界范围里考察生产各种农产品的比较成本,重新审视和确认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而相应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并做出新的战略选择。
1.京郊应大力发展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名、优、特、新农产品,抢占入世后的国内农产品市场
如果利用某地区某种农产品的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集中度指数的计算方法:各省、市、自治区乡村人口的人均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油料、棉花、糖料蔬菜和水果]或人均产量[肉类和水产品]除以相应指标的全国平均度量值)来认识京郊农产品的国内比较优势就会发现,和黑龙江、内蒙、吉林等18个省、市、自治区相比,京郊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方面不具有比较优势;而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方面,京郊的比较优势仅次于福建、辽宁、海南、广东。因此,如果京郊农产品生产结构中较大比例都是国内人均土地资源相对丰裕地区都能生产的质量一般、品种单一的大宗粮食作物,如非专用小麦和低质玉米、稻米等,那么,在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不仅敌不过上述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方面比较优势高于北京的地区,而且,入世后还会因中国粮食产品在国际上不具有比较优势而面临越来越大的进口冲击的压力.此外,尽管和国内大多数地区相比,京郊农业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如果生产的是那些人多地少地区都能生产的缺乏新意、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普通的低质果菜等,那也会因附加值相对较低而在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而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渐向全世界开放,和进口农产品相比,京郊农业在水果、蔬菜等园艺产品和除禽类以外的畜产品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比较劳动成本优势。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京郊农业应相应改变在国内市场上的目标定位,调整生产结构,一方面应适当让出一部分科技含量较低而自身的比较要素成本较高的大宗农产品的国内市场,把和国内其他地区相比缺乏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压缩到最低水平,另一方面,应将缩减大宗农产品生产所节省的资源及要素转投向和国内其他地区农产品相比在科技、信息、资金与现代化装备水平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和进口农产品相比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精、特、优、新农产品的生产,依照他无我有、他有我优、他优我新的经营理念,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和推广,重点发展那些国内其他地区不能生产或成本相对较高而净收益也高的农产品,即技术含量高、资金密集、市场效益好的农产品,如优质籽种、种畜禽、药材、蜂产品、芦荟和西洋参等,并酌情提高初级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度,在生产、采收、加工、保鲜、储藏、包装、运输等环节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以求形成他人在较长的时间里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
2.入世后,京郊在发展创汇农业方面更具比较优势
从抢占入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