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
一 校办企业:教、研、产结合的新型组织形式
高等院校利用自身的人才资源和科学技术优势创办的校办企业,是一种把教学、科研、生产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新型组织形式。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第一批由高校兴办的科技企业陆续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校办企业也开始逐渐成长,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和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更是为其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校办企业随中国经济一起经历了许多重要变革,逐渐成长为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中一支独特而重要的力量。
校办企业在发展之初,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不足,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而随着知识和科技在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校办企业开始成为联系高校密集知识群体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纽带。它们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使高校的科研资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教学科研的改革,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并使之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带来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而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东大阿尔派等知识经济中的明星企业,更是成为校办企业的杰出代表。
但是,中国的校办企业与国外依托大学的高新技术企业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国外高校在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一般在保护学校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其组织和经营都脱离了高等学校,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企业;而中国的很多校办企业尽管经过数次改革,依然与学校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对于大多数校办企业而言,学校仍有绝对的控制力。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校办企业能否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否能实现持续健康的增长呢?
事实上,中国校办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体现出一系列无法忽视的问题,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办企业产权不清晰
权责不明确,校企难分开是校办企业非常突出的问题。国家、学校、研究人、经营者等主体关系纠缠在一起,难以合理界定、理顺产权关系。尤其是校办高科技企业中科技成果入股的情况有很多,无形资产本身的界定就不容易,使得校办企业的产权问题更为复杂。
(2)人事关系不清
校办企业与学校的父子关系、爷孙关系体现在人事上就是双方员工的重叠。学校领导担任企业主管,校办企业的职工多为主办单位的在册职工,这使校办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3)资产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由于在产权和人事关系上与学校的纠葛,校办企业在资产运用方面往往不如民营企业那样谨慎,重投入,轻管理。
(4)市场运作能力低
校办企业的经营容易以学校科研成果为主导,却忽视了与市场需求的联系。无论其规模大小,校办企业或多或少都受到上述问题的困扰。
然而,现有的对校办企业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很少有更进一步的数量分析说明校办企业的问题症结所在。继2003年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对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所提供的1995~2001年的园区企业年度混合数据进行初步数量分析的尝试之后,本文将使用最新的中关村科技园区1995~2003年企业年度混合数据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
中关村科技园区依托着中国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最高的高校群,也成为各高校校办企业的集聚地。从园区发展伊始,高校和各种研究机构创办的企业就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许多著名的校办企业如北大方正和清华同方都伴随着园区的发展而成长起来。园区的校办企业折射出中国校办企业的种种特征,而其普遍性问题同样阻碍着园区校办企业的健康成长。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定量分析更清晰地展现园区校办企业的现状与问题,这不仅能使园区更好地引导校办企业良性发展,更有助于中国校办企业进一步改革的实行。
二 统计分析:园区校办企业发展现状
(一)统计指标说明
①样本总量:园区数据中,2003年所有填写了资产总计项的企业[1]共有11786家。
②校办企业:在隶属关系栏选择大专院校的企业共有120家。
③隶属科研机构的企业:在隶属关系栏选择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其他部委科研院所、地方科研院所的企业,共有427家。
(二)总体情况统计
中关村2003年样本总量中,校办企业和科研机构办企业共547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4.64%。表4-11显示了历年校办企业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