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关村 瞄准更高的发展目标

    作者:王德禄 武文生 出版时间:2005年07月
    摘要:本章首先进行了主要区域发展指标体系介绍;然后分析说明了中关村战略目标体系设计。

    一 主要区域发展指标体系介绍

    (一)硅谷战略目标体系

    1998年,硅谷网络公司在广泛征求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硅谷2010:共同繁荣的地区体制》,提出了一系列衡量硅谷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的指标,此后,每年该公司都根据新指标出版年度《硅谷指标》,详细分析这些指标在过去的一年里所发生的变化,以评价硅谷的综合发展状况。该指标体系定量部分有三个层次:一级指标包括创新经济、居住环境、社会、地区政府四个指标,二级指标共包括创新与企业家精神、高质量的发展等17个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又包括若干个三级指标,如表4-16所示。

    总的来讲,硅谷战略目标体系设计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突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硅谷经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但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快、员工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大等现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硅谷的发展。因此,硅谷战略目标体系从创新经济、生活环境、社区和文化、政府效率四个方面综合衡量硅谷的经济增长、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质量、地区政府的效率等,力求尽可能充分、全面地反映硅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表4-16 硅谷战略目标体系

    续表4-16

    (2)强调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并举

    硅谷的快速发展容易掩盖其存在的潜在问题,因此,硅谷战略目标体系较多采用人均增加值增长率、资产收益率增长率、风险投资回报率等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以全面地考察硅谷的经济增长质量。

    (3)关注政府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的合理引导对于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京、沪、深三地区域创新经济活力指标体系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京、沪、深三地创新经济比较研究报告》课题组

    在借鉴国内外各种区域经济和创新经济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了区域创新经济活力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包含30个反映创新活力的指标,分别从资金状况、人力资源、科技实力、创新服务、创业动力、国际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经济结构八个方面对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创新经济活力进行了比较分析。

    ①资金状况是对创新所必需的资金支持能力的度量,反映了创新区域对资金的投入、吸引等能力,包含两个二级指标。

    ②人力资源是对开展创新活动的人员状况的度量,反映了创新区域的人员素质,包含五个二级指标。

    ③科技实力是对创新区域科技资源和科技水平的度量,反映了创新区域的科技进步能力和创新潜力,包含四个二级指标。

    ④创新服务是对创新区域的服务投入和服务产出的度量,反映了创新区域的服务水平,包含六个二级指标。

    ⑤创业动力是对创新区域的创业投入和创业产出的度量,反映了创新区域的创业活力,包含两个二级指标。

    ⑥国际化水平是对创新区域同国际接轨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创新区域向外扩张和对外吸引的能力,包含四个二级指标。

    ⑦信息化水平是对创新区域信息化普及和渗透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创新区域的信息化水平,包含三个二级指标。

    ⑧经济结构是对创新区域各类经济结构的度量,反映了创新区域对经济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包含四个二级指标,如表4-17所示。

    (三)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4-18)

    国家科技部政策法规司与体制改革司组织调研并编写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对我国2002年各地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该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参考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和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形成了四个评价的框架原则,即:强调大学和研究开发机构、企业、中介机构和政府等创新要素的网络化,而非某个方面的能力;强调链条,一个地区能否有效地利用世界上所有的各种知识为本地区的创新服务;强调创新环境建设,主要指政府能否创造创新环境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兼顾地区的发展存量、相对水平和增长率三个维度。

    表4-17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区域创新经济活力指标

    表4-18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指标

    续表4-18

    (四)区域新经济评价体系

    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教授等以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提出的新经济测度方法为基础,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经济品质和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并推出了我国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