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9年01月 |
一、就业和失业问题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和宏观经济景气的影响,就业和失业问题的指标,在说明经济社会形势总体特征方面,变得愈来愈重要。
失业问题,集中表现在城镇。农村虽然也有乡镇企业的裁员或进城民工的回流,但由于农民一般有承包的土地,所以尽管可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但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失业。城镇失业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则会在人们的社会心理上产生扩散效应,对社会形势的稳定影响很大。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在城市中,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由国家包下来安排就业的制度已逐步被打破,另一方面适应市场经济竞争性要求的就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这就使影响就业的因素变得非常复杂,既有经济景气、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国有企业改革和政策取向的因素,还有劳动力供给变化等方面的因素。而在数量分析方面,体制转轨和政策取向的因素很难转化成少数几个可操作的变量。不过,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就业的主要变量,也对中国城镇的就业发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为了说明究竟什么因素对中国城镇就业发生着重要影响,我们使用1953~1997年45年的统计数据或统计调整数据,选择了5个指标作为自变量,进入模型与因变量“城镇从业人员增长率”和“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增长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这5个自变量是: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第二产业产值指数、第三产业产值指数、职工平均货币工资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这5个指标的选择,既根据已有的理论假设和目前的经验事实,也就是说它们被预先假定是对就业状况影响最大的因素,同时也考虑到可操作性,也就是说要有比较完备的长期的历年数据,以便尽量减少误差。
以下是对选择自变量的解释:
职工平均货币工资指数:古典的自由竞争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就业不足和生产过剩,从经济发展的长周期来看,自由竞争会使劳动力市场通过工资率的波动达到自动的平衡。也就是说,当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时,就会出现失业,但随着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失业就会消失;而当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时,就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但随着实际工资水平的上升,短缺会得到补充;因此价格和工资率的自由浮动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的基础和保证。根据这一理论,失业的出现要么是一种自愿失业,即因为不愿意接受现有工资水平而自己选择失业,要么是摩擦性失业,即在劳动转移之间寻找工作期间的暂时的失业,不会出现长期失业。据此,工资的浮动可能是影响就业的重要指标。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自本世纪西方世界出现1929~1932年的大萧条以后,特别是罗斯福扩大社会保障和劳动保障的“新政”(New Deal)取得显著成效以后,人们就感到古典就业理论难以解释伴随着衰退出现的持续失业现象。凯恩斯要求人们从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的纯粹模型回到现实的非均衡的市场,要把承认工资的向下刚性作为前提,因此当劳动供大于求出现失业时,工资的价格不会自动下降,而且在经济萧条时,企业会因产品的滞销而解雇工人,工人的失业是非自愿失业,即不是因为不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而失业,所以,治理大量的非自愿失业,不能依靠劳动的市场价格的自发波动,而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调整能够提高总的需求水平的数量指标,采取反周期的扩展政策,如扩大公共投资、减税、扩大福利等等(Keynes,1936)。但是,反周期的经济扩展政策往往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后果,英国的经济学家菲利浦斯在对英国1861~1957年的失业率和名义货币工资增长率的长期变动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后,得出结论说,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相互替代的关系(Phillips,1958),这就是著名的“菲利浦斯曲线”(Phillips Curves)。这种理论似乎给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一种政策上的选择:两害相比取其轻。换句话说,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紧缩银根、控制公共投资等措施,并不惜以减少就业机会为代价,抑制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而在失业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放松银根,加大公共投资力度、刺激消费需求等措施,并不惜以物价上涨为代价,降低失业率。所以说,作为通货膨胀的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