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
在当前世界各国人才竞争的背景下,海外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留学生人数快速上升,留学目的地也日益多样化。这种趋势一方面是人才输出国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允许人们自筹资金或由政府及单位资助相关人员赴海外留学,另一方面是留学目的国越来越积极主动地加快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并借此增加教育产业的收入。“供给”和“需求”的结合,引起了最近二十多年海外留学模式及学生留学和学者对外交流体验的不断变化。本报告主要基于对美国公立大学中国留学生问卷调查的个案研究,集中讨论赴美中国留学生的求学经历及在校体验,并总结主要研究结果,在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的同时,也为有留学意愿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实际建议。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global talent,studying overseas(including degree-seeking and academic exchange)has become a fashion. With a rapidly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such a trend has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wealth accumulation that enable people to either self-fund or win government sponsorship for studying abroad,as well as the strenuous efforts by destination states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meanwhile to increase revenue of their education industry. The combination of“supply”and“demand”have resulted in constant changes in the models of overseas studies and the experienc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Based on the individual case studies on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US stat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this part mainly focuses on the experiences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S. We will summarize the results in the conclusion part to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as well as students and parents with the intention to study abroad.
Keywords: | ExpectationsExperienceStudying in US |
一 背景资料
美国高等教育至今在国际上仍然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近年来,随着美国高校对国际留学生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选择赴美留学。美国政府对职业类别移民(employment-based immigration)政策的不断放松,以及移民输出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速了赴美留学人数的增加。
赴美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增长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2002~2005年,由于“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收紧移民政策,签证审查过程更为严格,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增长放缓,甚至停滞,许多中国留学生最终选择其他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但是2006年以来,中国赴美留学生,尤其是本科留学生人数飞速增长(见图1),其年增长率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直保持在20%以上。2009~2010年,中国超过印度,成为赴美留学生最大输出国。2012~2013学年,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已经达235597人,占全美留学生人数的28.7%,远超过排第二位的印度(11.8%)及第三位的韩国(8.6%)。[1]不同于近期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趋势,中国赴美学者数量在2001~2013年一直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不过其所占全部在美交流学者的比例也从2001年的18%逐步上升至2013年的28%。
图1 2001~2013年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及在美中国学者人数
图2 在美中国留学生结构层次
赴美中国留学生不仅在总体数量上有所增长,其结构特征也在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在21世纪初,中国留学生主要由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学生组成,其比例为80.1%,接受本科教育的留学生只占13.8%,参加非学位项目及选择性实习(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OPT)等其他类别的只占6.1%。在图2所示的13个学年中,中国留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比例不断降低,而接受本科教育及其他类别的比例不断提高,这种趋势在2007~2008学年后更加明显。至2012~2013学年,接受本科教育的中国留学生占39.8%,其他类别的比例上升至16.3%,而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比例下降至43.9%。中国本科留学生人数的增加,从侧面体现了近年来中美两国对海外留学及学术交流的支持,同时也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在中国留学家庭心目中的地位。总体上,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在2008年后的飞速增长,可视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高校对财政收支政策调整的结果。国际留学生在美国高校需要按照州外标准缴纳学费,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转为州内居民以降低学费标准,同时,美国移民政策规定国际留学生在学期间(除假期外)不得在校外工作,校内工作每周也不能超过20小时,所以国际留学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对美国高校及地方经济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很多高校,尤其是州立大学及社区学院,积极采取政策扩大对国际留学生的招生规模。[2]2013年,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对美国高校的“秋季简况调查”(Fall Snapshot Survey)显示,99%参与调查的美国高校将更多的可用资源投到从东亚及南亚(主要是中国及印度)招收国际留学生。[3]该机构对社区学院的专门报告显示,2012~2013学年,美国社区学院共招收了86778名国际留学生,而中国留学生人数排在首位,占总数的15%,而2006~2007学年中国仅排在第七位,占总数的3.0%。[4]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类别中,参与选择性实习(OPT)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也在快速上升。2006~2007学年,处于OPT阶段的中国留学生数量为7171人,而2012~2013学年已增长到23967人。OPT阶段是美国政府给予已在美国完成学业并取得学位的国际留学生为期12个月的毕业后有效居留时间,便于他们在美国寻找工作机会。对大多数国际留学生而言,OPT阶段是其从留学生过渡到技术移民的转型时期,当他们找到可以为其提供H-1 B非移民工作签证的全职工作后,会尽快结束OPT阶段,获得工作签证。[5]每个留学生OPT阶段的时长除了取决于该年就业市场的因素外,往往还受其专业及该年工作签证申请状况的影响。处于OPT阶段中国留学生数量的上升除了与中国留学毕业生总体数量上升有关外,还与中国留学生大量集中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领域有关(见表1)。由于美国政府致力于吸引STEM专业的高科技移民,美国高校STEM专业的国际留学毕业生享有17个月的额外OPT时限,即OPT阶段总共可达29个月,这给很多该领域的中国留学生更长的时间寻找满意的工作。同时,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导致本土就业市场对招聘非本国高科技人才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