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
京津冀地区同属一个经济圈,地缘、人缘、业缘具有天然联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迅猛发展,京津冀地区的区域联系和合作日益紧密。目前,已经在产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作。
一 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合作的演化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期,包括京津冀地区的环渤海区域合作,拉开了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帷幕。20多年来,伴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制度变迁,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合作经历了一个:启动—发展—低谷—再发展的曲折演进过程,概括起来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为了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华北地区率先打破地区分割,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区域协作组织——华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会,开展区域经济联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体制向市场取向转变,经济发展加速,区域合作向纵深拓展。1988年,北京与河北环京地区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等6地市组建了环京经济协作区,建立了市长、专员联席会制度,设立了日常工作机构并建立了信息网络、科技网络、供销社联合会等行业协会组织。相继创办了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工业品批发市场,通过投资入股、联合生产、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发展跨省市的企业联合与协作,涌现了一批北京与河北跨区域的联营企业及合作项目,北京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或在周边地区寻求加工配套。据统计,到1992年底,环京协作区共兴办各种形式的联营企业306家,技术协作联合体421个,融通资金5.1亿元,建立各种企业集团14个,各种人才交流1915人次,新增产值37亿元,利税1.5亿元。
与此同时,包括京津冀在内的环渤海更广大区域的合作也开始启动。1986年5月,由天津市发起,河北、辽宁、山东,山西等省共有15个地市参加了环渤海地区联合市长(专员)联席会,至2002年共召开了十次会议。联席会设有常设机构:环渤海地区联合市长(专员)联席会联络处(后改为联合办事处)。组建了各种形式的地区经济联合协作公司,进行了环保、人才交流、信息等网络建设,开展了产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合作,对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
这一阶段的区域合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区域合作以政府为主导,实际上是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企业只是项目的执行者;第二,以地区间物资调剂为主,合作领域有限;第三,产业间的实质性合作很少。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上世纪末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股份经济、民营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份额降低,同时,随着政府体制向着“小政府,大社会”转变,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力逐渐减弱。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合作,与上述形势显然不能相适应。区域合作面临一个大的转折。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是合作的动力。但是由于面临体制、机制方方面面的不协调,区域合作曾一度陷入低谷。这一阶段,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合作逐渐淡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区域合作尚未形成。但地区间生产、生活资料的交流,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合作依然存在。
第三阶段:本世纪以来
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以广州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先发地区,掀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浪潮,并由此带动了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合作问题再一次受到政府、企业以及理论界等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事实上,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京津冀地区在农业、工业、旅游、交通等产业方面,在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方面,在水、煤、电等资源方面,在防灾减灾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层面都在悄然进行并不断深化。当前,区域合作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打破行政界限,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京津冀三方对区域合作的认识不断提高,进行区域合作的愿望日益增强。进入2004年,区域合作步伐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