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年05月 |
布什入主白宫后,把美国对两岸的政策做了相当程度调整,使其出现了向台湾方面的明显倾斜,其中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全面加强了与台湾的军事关系,这种加强助长了“台独”势力的气焰,加剧了两岸的军事对峙,影响了中美关系的稳定。
一 美台军事关系全面加强
近两年来,美国与台湾的军事关系全面加强。其表现是:首先,美国售台军事装备和技术的规模大幅增加,性能显著提高,功能由防御性向进攻性发展。近两年的美国售台武器包括:“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中程空对空导弹、舰对舰导弹、柴油动力潜艇、P3—C反潜巡逻侦察机、“基德”级导弹驱逐舰、“长弓型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等等,总价值超过100亿美元,是1992年美国售台150架F—16战斗机以来最为密集和数量最大的对台军售。在这些武器中,有许多如AIM—120“响尾蛇”导弹、“阿帕奇”直升机等,都是美军现役的最先进武器,很少外销,而且是进攻性武器。其他诸如“基德”级驱逐舰、柴油动力潜艇也都具有进攻性。此外,美国对台军售在程序上还出现了简便化的趋势。以前美国向台出售武器,都是台湾向一年一度的“美台军售会议”提出专门申请,由该会议研究决定。2002年1月,美国主动提出,台湾以后向美采购武器,不再经由“军售会议”,而改为台向“美国在台协会”提出申请,美方则“比照美国与邦交盟国的作业程序,随时处理”,这种做法使得台湾对美军购更为方便、及时和随意,也将更为频繁。美国还加强了对台军售的售后服务,2002年初,生产“阿帕奇”直升机的波音公司在台北成立了“波音工业合作及技术服务办公室”,在岛内建立了直升机零部件生产线。另有一些售台武器的美国重要军火公司也在岛内建立了售后服务体系。
其次,美台军事人员来往的层次不断提高,规模扩大。1979年美台“断交”后,双方军方交流比较敏感,将军级的人员往来较为谨慎,近两年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变。2001年底,台“国防部”、“国防大学”、“参谋本部”和各军种总部等一批中将和少将赴华盛顿参加讲习课程,美国参与课程和意见交换的有国务院、国防部副部长级和其他有代表性的官员及专家。2002年3月10~12日,首届“美台防卫高峰会议”在美国佛罗里达举行,美方参加会议的有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助理国务卿凯利等高级官员和军火商代表,台方出席会议的有“参谋总长”李杰、“国防大学”校长陈镇湘等高级军官。引人注目的是,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严正交涉,执意允许台“国防部长”汤曜明赴美参加了会议,这是中美建交23年来的第一次,且汤曜明此行赴美不是“过境”而是“访问”,美国发给他的是“公务签证”,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还与他进行了正式会谈,这标志着以往台“外交部长”、“国防部长”不能访美的限制已被打破。这次“美台防卫高峰会”,内容涉及美台军售、台湾防务改革及21世纪台湾军事需求等多个敏感议题,由以往的单纯军售会议转变成了安全和战略的高层对话,表明美台军事关系由战术层次向战略层次的发展。在会上,沃尔福威茨重申美国“将尽力协防台湾”,助理国务卿凯利还重申了里根政府在1982年对台所做的“六项保证”。美国还决定派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官员访问台湾。
再次,美国培训台湾军事人员制度化。近两年来,美国大幅增加了台军官赴美军事院校进修的名额,提高了他们的级别。现在台军官赴美进修培训者已近千人,美国的国防大学、陆军学院等军事院校正在培训越来越高层的台湾军官。2001年1月和12月,美国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和乔治城大学曾为台湾将校级军官举行过两梯次的进修计划,美台双方的评估认为,涵盖面广,“成效良好”。2002年4月,五角大楼解除了台湾“国防部”官员出席夏威夷“亚太安全研究中心”会议的限制,该中心是美国国防部1995年设立的,旨在推动加强美军太平洋指挥部与亚太国家(地区)军方之间的联系,在此之前台湾一直未能出席该中心的课程。为推动台军官赴美进修制度化,美国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副总裁坎贝尔以推动“台湾国际安全执行计划”为由,亲自向陈水扁游说,在陈水扁和汤曜明的支持下,台“国防部”计划在2003年的“国防预算”中正式编列这项长期军事合作的经费,逐年实施。据认为,这将使美台“军事人员交流的层面更加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