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年05月 |
近年来尼泊尔反政府武装活动频繁,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大忧患,引起尼泊尔国内外普遍关注。反政府武装至今已进行6年多的暴力活动,据报道已造成7000多人丧生。“9·11”事件以后,在国际反恐声势的影响下,尼泊尔大会党政府将本国的反政府武装势力也列为恐怖主义,进行打击。据2002年8月16日尼泊尔《廓尔喀报》头版报道,估计尼泊尔安全部队已消灭反政府武装分子3000多人。但其实力未见削弱。目前,双方仍不断交战。10月初,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解散了由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任首相的大会党政府,任命第三大党民族民主党领袖洛肯德拉·巴哈杜尔·昌德为首相。昌德上台伊始,即向反政府武装表示政府敞开着和谈的大门。反政府武装领导人普拉昌德(普什帕·卡迈勒·达哈尔的化名)也宣称,“政治解决问题的门大开”。看来,双方都感到无力克敌制胜,均表现出和谈意向。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 反政府武装的形成
尼泊尔反政府武装自称“毛主义”。早在20世纪60年代,尼泊尔共产党中就曾出现过一个自称“毛主义”的小派别,但从未公开进行活动。现自称“毛主义”的尼泊尔反政府武装,是在1990年尼泊尔恢复多党议会制后,于1995年由尼共分化组合产生。该组织的前身是尼共(团结中心派)。1991年,它曾同工人组织等其他派别组成“联合人民阵线”,参加在当年5月12日举行的恢复多党制后的第一届议会选举,并获得下院9个席位,成为继尼泊尔大会党、尼共(联合马列)之后的第三大政治势力。然而,在此后的几年中,它没能成为左右尼泊尔政局的主要力量。尼泊尔政坛一直以尼大会党和尼共(联合马列)为主导。对此,该派总书记普什帕·卡迈勒·达哈尔和主席巴布拉姆·巴塔拉伊心中不服,并对尼共(联合马列)温和的革命方针不满。他们认为通过议会斗争方式不能解决尼泊尔的社会问题,主张走武装斗争的道路。但是在何时搞武装斗争等一些问题上,该派内部发生意见分歧。于是普什帕·卡迈勒·达哈尔从尼共(团结中心)拉出一派激进分子,于1995年另立新党,即所谓的“毛主义”派。他们最初用匕首、腰刀和土枪武装自己,并于1996年2月12日打响了“人民战争”的第一枪。
二 反政府武装的发展
1.目标与行动纲领
尼泊尔反政府武装以消灭封建主义、摧毁君主制度和铲除封建官僚资本为首要任务,以组成由工农和爱国民主力量,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联合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为奋斗目标。他们自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军队、建立人民政权和农村包围城市为行动纲领。
反政府武装为实现上述目标,首先建立革命根据地。他们从1996年开始,以秘鲁的“光辉道路行动”游击队为楷模,拿起大刀、弯刀和枪支开展暴力活动。最先在尼泊尔中西部地区拉普提专区的鲁古姆、罗尔帕,贝里专区的贾贾尔郭特县和卡尔纳利专区的卡里郭特地区起事,斗地主、杀贪官,分田、分粮给贫苦农民,占领县政府机关,成立人民政权。此后,以这几个县和地区作为发动“人民战争”的革命根据地,自制枪支弹药,并不断向周围地区皮乌坦、德列克、当和古拉米等地扩展武装势力。他们经常在夜间出没,通过袭击警察局、绑架警官、夺取枪支,以及劫掠商人、抢劫银行补充供给。
2.武装活动的扩展
反政府武装成立之初,仅有2000多人,只占据屈指可数的几个县。然而,在进行武装斗争的过程中,他们每占据一地,即迅速建立“人民政权”,成立行政机构,征收税金、招募人员,积极扩大队伍。与此同时,注意扩大影响,在其占领区济贫帮困,建设便民公用设施,如安装饮用水管等。从而,赢得贫苦大众的支持。如此,经过五六年的发展,其人数已达10000人左右,占据全国约48个县。在武器上,从大刀、自制步枪,发展到有钢管炸弹和印有L.M.G和S.L标记的枪支及半自动武器。游击地从中西部扩展到西南和东北部地区。2000年以后,反政府武装的士气越来越高涨,暴力活动不断升级。据2000年2月尼泊尔内政部公布,本年度因反政府武装暴力活动,政府用于伤亡者的经济、医药补助、抚恤金和购置被破坏的办公设施等开支达9000万卢比(约115万美元)。至2000年6月中旬,反政府武装杀死包括警察、地方政府官员在内的人数达1700人。其中有一天就杀死70名警察,并曾迫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