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已经形成庞大的群体,但这个群体由于处于城市与农村“边缘人”角色,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严重阻碍了其市民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的新形势下,农民工的状况、地位及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一方面,农民工为城镇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城镇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另一方面,农民工却不能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而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使其市民化,这不仅是新型城镇的现实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
甘肃作为欠发达地区,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不仅关系到新型城镇化进程,而且对解决“三农”难题,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现状
农民工是我国特殊背景下(城乡二元户籍结构)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目前,有关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目前,农民工市民化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定义,总结其主要内容:农民工在实现职业转变的基础上,获得与城镇户籍居民均等一致的社会身份和权利,能公平公正地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各项社会福利,全面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过程。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江立华(2013)从农民工转型角度研究,认为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工仅完成农民向农民工转变与农民工流向城市的社会角色过程,但尚未真正融入城市社会。魏后凯、苏红键等(2014)对2012年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进行跟踪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农民工市民化总体进程止步不前。
农民工市民化的趋势。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2013)指出,农民工市民化不仅要在数量上实现相当部分农民工身份和职业的转化,而且要在质量上实现社会交往、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与城市市民的融化。韩树杰(2014)指出实现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问题(农民工市民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关注农民工市民化。
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王守智(2014)从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土地等制度)分析,提出了优化和创新对策建议。王超(2014)从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宏观因素(城乡二元体制、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中观因素(政府推动力、社会组织)和微观因素(农民工自身、城市居民认可)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杨萍萍(2012)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最显著影响因素是户籍状况与举家迁移;一般显著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个数和进城时间;无显著影响因素是性别、职业类型、职业技能、配偶所在地、子女随迁、住房类型、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此外,还有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等学科视角进行的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张传泉(2014)在分析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基础上,提出通过培育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载体、改革制度、建立劳动力市场机制、完善组织管理、统一观念认知、增强农民综合素质等路径措施,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李仕波(2014)在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从住房、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公共成本等角度提出农民工市民化路径。
此外,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有关农民工市民化改革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后,各方开始关注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研究,忽视其改革收益。蔡昉认为,农民工市民化可通过增加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其潜在增长率,从总体来看,农民工市民化的收益要高于成本。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已形成丰富的成果,有些成果已被应用。但这些研究成果也存在着一定分歧,主因是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和农民工实际状况不同,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和应用其成果。此外,从文献资料来看,大多数研究关注于国家层面,以及东部、中部等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和地区,针对欠发达地区甘肃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很少。因此,本文以甘肃农民工为着眼点,在借鉴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甘肃自身实际,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制约因素,并探析其市民化路径,使其研究更有说服力,更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同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解决甘肃省农民工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