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
一 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现状
(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1.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安全屏障
2014年甘肃生态文明建设中最大的一件事,是《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发布,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出了甘肃生态文明建设“四屏五区、五大任务、两阶段目标”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
2.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甘肃通过植树造林、水源保护、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草原和湿地保护等措施,使林地增加,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改善,气候也在改变。2013年全省平均降水量达480.7毫米,较常年偏高20%,为近10年最多,生态旅游县康县降水量最多,达968.6毫米;2013年下半年全省发生沙尘天气的频次明显少于上年同期;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漫天黄沙”的民勤县沙尘暴天气日数也正在减少。
(二)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1.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2013年,嘉峪关、天水、平凉、庆阳、定西、武威、张掖、陇南、合作、临夏市1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其中,陇南市、合作市空气质量改善,污染综合指数下降。2013年列入国家“二氧化硫控制区”的4个城市中,已有3个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排放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特别是兰州市,摘掉了多年来“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城市之一”的“黑帽子”。2014年1~9月,兰州市优良天数241天,同比增加12天,成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城市。
2.城市声环境质量良好
甘肃省区域声环境平均值等效声级范围在48.7~54.7分贝,城市声环境质量良好。
(三)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显著
“以奖促治”推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奖代补”推进生态乡镇、村建设。2014年,甘肃省继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150个以上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500个以上的环境整洁村,并使废旧农膜回收率达75%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25%以上。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生态乡镇、村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项目实施村的环保基础设施,提升了当地的环境质量,彻底改善了人居环境,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初见成效,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
2013年,全省地表水水质按功能区分的达标断面(含水库)为59个,较上年增加4个;15条河流25个河段的50个河流断面中,水质为优的21个,水质为重度污染的2个。按功能类别分的达标断面为42个,较上年增加3个;黄河、渭河、白龙江和黑河、马莲河省界出境断面水质达标。14个地县级城市和79个县城城市中96%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
(五)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
2014年上半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16%、1.73%、6.25%;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同期上升2.06%(计划目标增加4%),超预期完成了减排目标。年内完成732个污染减排项目和机动车减排任务。
(六)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可控,危险废物管理规范
14个市州环保局相继成立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机构,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全省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在正常范围内,电磁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甘肃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抽查合格率分别为84.4%和91%,排西北第一、全国第三。
二 甘肃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甘肃自然环境先天不足与人为破坏叠加
2012年,甘肃森林覆盖率为10.42%,低于全国9.94个百分点,居全国倒数第六。牧草地占全国的4.8%,但是草原沙化、盐渍化、荒漠化未得到有效遏制,加上草原超载过牧,大部分草场趋于退化。生态脆弱、生态灾害压力巨大的原因有地理、自然条件的先天不足,也有人为破坏的问题。一是甘肃省兰州以北处于“西北荒漠区”,是我国土地沙漠化严重、生态恶化、生产落后和经济贫困的地区,但又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其生态恶化的直接原因是森林和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二是甘肃省处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和西北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生态灾害和压力巨大。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壤结构疏松,植被覆盖度低,容易受风蚀、水蚀和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西北荒漠绿洲交接生态脆弱区,环境异质性大,自然条件恶劣,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极度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