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甘肃非公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评价

    作者:关兵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摘要:本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及其影响要素进行量化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指数为143。71分,较2009年(基期)得分增长43。71分,2009~2013年甘肃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实现逐年稳步优化提升。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要素中,非公经济政策环境指数得分近年来实现小幅波动增长,表明甘肃省非公经济政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化;非公经济融资环境指数得分近年来呈现微幅波动、增长缓慢的特点,表明“融资难”仍是制约甘肃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且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破解;非公经济税负环境指数得分近年来实现快速稳定增长,表明甘肃省非公经济主体生产经营直接承担的税负明显减轻;非公经济人力资源环境指数得分近年来实现小幅稳步增长,表明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甘肃省非公经济主体吸收适用员工和吸引、留住人才的能力有所增强,人才支撑基础得到一定强化;非公经济研发环境指数和非公经济内部发展环境指数得分近年来呈小幅波动下降趋势,表明甘肃非公经济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差的状况未得到有效改善,非公经济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经济效益水平亟待提升。

    甘肃省非公经济是推动甘肃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近年来,甘肃省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甘肃省非公经济实现经济总产值2538.5亿元,占甘肃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5%。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指出,“推动非公经济跨越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着力点,是提升全省经济实力的战略突破口,是实现转型跨越的强大助推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生力军”。实现甘肃省非公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首先应从厘清当前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入手,全面优化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为此,本文在对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制约因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总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评价,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甘肃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总体及其影响因素的现状水平、特征问题、变化趋势,为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及其影响因素评价建立数据基准,为政府决策部门出台促进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思路对策,为促进甘肃省非公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服务。

    一 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一)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现状

    1.非公经济逐年持续稳定增长、社会经济贡献不断提升

    近年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不断出台的促进甘肃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下,甘肃非公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2013年,甘肃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5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5%,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2011~2013年,甘肃非公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7%以上,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3年,甘肃省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88.23万户,较上年增长13.58%,近5年来增速首次达到两位数,2011~2013年,甘肃非公经济实体占甘肃市场主体的比重由82.05%上升到92.18%,非公经济已成为甘肃实体经济的绝对主体;甘肃非公经济对全省财税收入的贡献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3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税收收入324.76亿元,同比增长8.23%,占全省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35%;甘肃省非公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从业人数也随之持续增长,非公经济企业成为甘肃省吸纳就业人员的“主力军”,截至2013年末,甘肃省非公经济从业人员数为263.78万人,新增就业37.82万人,成为当年吸纳就业的主体,为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2.非公经济相对发展水平滞后、总量少、发展慢、规模小、层次低等问题仍较突出

    纵向来看,甘肃非公经济发展迅速,但从全国范围横向比较来看,甘肃非公经济发展仍处落后水平,当前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如下。

    一是非公经济总量少、发展慢。2013年甘肃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5%﹑非公经济从业人数占全省的比重为32.4%、非公经济实现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收入的比重为35%,而目前沿海发达省份70%的GDP、60%的税收收入来自非公经济,从业人员的83%在非公经济企业就业,甘肃非公经济发展与之相比差距明显。从西部五省区的比较来看,甘肃非公经济发展也并不占优,2012年,从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陕西、宁夏均大幅领先甘肃10个百分点以上。

    二是甘肃非公经济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有关资料表明,目前甘肃省非公经济法人单位中,中小企业占比达99.52%,其中又以小型和微型企业为主,占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法人单位的97.13%。甘肃非公经济企业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的模式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规模经济优势,加之大多数企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初加工型产业中,技术水平较低,使其整体市场竞争力较弱。

    三是甘肃非公经济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有关资料表明,甘肃非公有经济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制造业中。第三产业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一般性竞争行业;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农产品初加工、煤炭等资源加工型行业,传统产业占主导,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二)甘肃省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制约因素

    2012年,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放手放胆发展非公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