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邢台县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实践

    作者:李国祥 杨正周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摘要:

    本文全面梳理了邢台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时代特点、实践探索以及主要成效,对现阶段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time’s characteristics,exploration in practice and main effects of the regulation of public funds,properties and resources in the rural areas of Xingtai County,which provides inspirations for further regulation and elabor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funds,properties and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村利益的根本。随着我国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稳步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增强,农村集体“三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利用的层次不断拓宽,利用的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管理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焦点和关键,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的规范使用,事关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通过实地调研,本文对河北省邢台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

    一 邢台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呈现鲜明的时代特点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推向纵深,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加之邢台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形成邢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合力。在这些合力的共同作用下,邢台县农村集体“三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农村集体“三资”增量快速放大

    农村集体收益渠道呈多元化发展,集体收益总量增长使农村集体资金规模扩大,成为农村集体“三资”最为显著的增量。截至2012年9月,邢台县农村集体资金总额10415.56万元,资产总额30754.89万元。这些增量包括:①集体土地收益。邢台县市县合一、城镇化建设、国家和地方大型基建项目的上马,使集体土地收益成为邢台县农村集体收入的重要来源,特别对处于城郊接合部的农村集体来说,集体土地收益成为村集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06年以来,邢台县因各类事项共占用农村集体土地面积15753.72亩。其中,城镇化建设用农村集体土地面积13662.95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次性占用农村集体土地面积1917亩。②国家强农惠农富农资金的转移支付。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废除农业税后,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强,这既改变了国家和农民直接的利益分配关系,也成为农村集体资金的重要来源。以该县将军墓镇为例,2011年,该镇国家粮食补贴拨款18万元,退耕还林补贴38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00多万元,国家危房改造补贴、农村道路建设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下称“农村低保”)等几十万元。③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性收入增加。近年来,邢台县通过生态文明村创建,建成生态经济沟660条,面积102万亩,其中504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水平达到生态经济沟标准,生态经济沟年总收入突破5亿元。加上村集体所有的邢台县的矿场、山区采石场、河道采砂等,资源性收入在集体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

    (二)农村集体“三资”存量不断扩容

    经过集体成员长期共同创造并逐渐积累,加之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邢治县农村集体“三资”存量也不断加大。首先,农业税时代村民集资修建的具有某些特定公益性的集体固定资产,因社会环境的变化,或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这些集体固定资产不再需要提供某种特定的公益性目的,作为集体资产的存量而保留下来。包括“撤点并校”后农村空置的村级小学和早些年代修建的村委会办公楼等。其次,农村水利建设工程成为新的存量。2000年以来,邢台县通过集体成员筹资筹劳,包括后来国家实行的“一事一议”[1]财政奖补机制,先后兴建各种水利工程13790项、新建塘坝150座、打机井390眼、建蓄水池480处、建谷坊坝5000多道。最后,作为一个山区农业县,邢台县将发展山区林业经济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邢台县累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28万亩,栽植各种树木5000多万株。截至2011年底,全县山区共种植各种干鲜果树2600万株,干鲜果品基地发展到55万亩,随着林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些资源存量在集体经济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

    (三)农村集体“三资”规模和结构区域化差异明显

    地理区位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决定了农村集体“三资”规模和结构差异明显。东部平原区域的村集体,处于城郊接合部,村集体“三资”规模价值大,集体收益来源渠道多,集体土地收益是村集体主要的收益来源。处于西部的山区,村集体“三资”规模普遍较小,集体收益来源渠道较为单一,有些村的集体收入主要是资源、资产性收入,有些村集体收入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