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素有“黔北粮仓”美誉之称的遵义,在农业农村工作上取得了骄人业绩,农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遵义市农业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实惠最多的十年。但是,遵义市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底子薄,农民收入低及收入差距大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在此,本文就三十多年来遵义市农民收入结构进行剖析,分析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并就如何建立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长效机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一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阶段性分析
1981~2012年,遵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6元增长到6061元,增长了29.9倍,年均增长11.7%,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见表1)。
表1 1981~2012年遵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第一阶段(1981~1985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调整了生产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得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大地提高,农村经济出现空前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迅速增长,由1981年的196元升至1985年的306元,5年内增长了56.1%,年均增长了11.8%。
第二阶段(1986~1992年):农民收入在波动中缓慢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农业生产的快速增长,使农产品第一次出现了“销售难”的困境,并因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励效应递减等因素,我国农业发展整体出现放缓的迹象,农民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增收难度加大,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由1986年的324元增至1992年的570元,年平均增长9.9%,但增幅比上一阶段年均少1.9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93~1997年):农民收入恢复性增长阶段。在此期间,政府部门连续两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加上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政策的逐渐放开,农村劳动力出现自发流动到城市或其他地区的市场,使得农民收入出现恢复性增长。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投入力度,所以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实现了高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699元增长到1997年的1554元,年均增长22.1%,比上一阶段年均快了12.2个百分点。
在此期间,政府部门连续两次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再加上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收入增长,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所以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实现了高增长。
第四阶段(1998~2005年):农民收入增幅持续回落阶段。这一时期,农产品供给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农业增产不增收,土地撂荒现象严重。同时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部分乡镇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落后,档次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特别是发达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更是举步维艰,使其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被削弱,农民增收的压力加大。农民收入由1998年的1621元增加到2005年的2319元,年均增长只有5.2%,比上一阶段慢了16.9个百分点。
第五阶段(2006~2012年):农民收入进入新一轮增长阶段。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央从2004年开始,连续发出9个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决定的“一号文件”。增加农业补贴、取消农业税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2419元增加到2012年的6061元,年均增长16.6%,比上阶段快了11.5个百分点。
二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结构分析
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构成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个组成部分。观察农民人均纯收入各组成部分的变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从1981年到2012年,这一比重上升了38.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8.4%,这一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工资性收入构成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外出人员的不断增多、工资性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
二是家庭经营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其所占比重不断下降。1981年农民家庭经营人均收入所占比重高达87.8%,到2012年其所占比重为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