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
2012年,遵义市经济总量与贵阳市相差357亿元,其中,第一、第二产业总量大体持平(仅相差3亿元),最大的差距在第三产业,达354亿元。因此,进一步弄清遵义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于遵义市全力追赶、力争超越、努力实现“两个率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遵义市委常委会2013年工作要点》《2013年遵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笔者对遵义市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以供参考。
一 发展现状
(一)发展态势趋好,总量不断增加
近十年来,遵义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年均以14.7%的速度快速增长,比遵义市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速13.5%高出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3年的36.9%提高到2012年的41.4%,上升了4.5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近10年遵义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
从表1可见,1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遵义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第三产业总量稳步增加,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平稳增长,遵义市三次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向“三二一”(当然也不是简单追求低水平的“三二一”结构)结构逐步优化。
(二)税收总额明显增加,贡献作用持续上升
2012年,遵义市第三产业实现税收147.63亿元,比2008年增加106.23亿元,增长256.59%。其中:2012年实现地税收入83.76亿元,比2008年增加65.73亿元,增长364.56%;2012年地税收入占遵义市第三产业税收的比重达56.74%,比2008年提高了13.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总额明显增加,有力地支撑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逐年提高
第三产业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发挥扩大就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化,使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大批富余劳动力,加上人口自然增长导致新生劳动力不断增加,第三产业吸收了大量的从业人员,为顺利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重大贡献。2012年底,遵义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74.26万人,比2008年增加12.04万人,年均增长3.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的比重也由2008年的18.5%提高到22.9%,提高了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已成为提供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四)行业结构逐步优化
近年来,随着遵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得到了不断优化。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仍然是遵义市第三产业的支柱行业,同时房地产业、金融业及其他服务业也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遵义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9.3%和28.7%,分别比2008年提高1.6个和1.4个百分点,居第三产业各行业前列;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的比重分别为7.3%、4.9%,分别比2008年降低0.1个、1.4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2008年、2012年遵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内部结构变动情况
(五)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2012年,遵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48元,比2008年增长57.7%,年均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61元,比2008年增长83.7%,年均增长16.1%。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消费档次不断提升,消费能力明显增强,有力地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增长。尤其是近年来,居民休闲娱乐不断升温,家电、通信产品持续旺销,汽车消费仍在走俏,服务性消费支出明显增加,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六)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第三产业发展后劲逐步增强
撤地设市以来,遵义市第三产业投资在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商品房开发等方面的拉动下,实现了高速增长。2012年,遵义市房地产投资规模为128.87亿元,比2008年增长205.1%,年均增长32.2%。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既成为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又为遵义市第三产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 存在问题
(一)总量不足,比重偏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