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4年国际政治思潮评述——全球右翼崛起值得警惕
    ——全球右翼崛起值得警惕

    作者:彭成义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摘要:

    2014年国际政治思潮领域注定是波澜诡谲。其最显著的特点或是右翼势力的广泛崛起。邻国日本自不用说,其政治仍旧在右倾化的危险道路上疾驰。这在日本安倍政权的解释性修宪、否定和美化侵略历史、强调外来威胁并积极加强军备及新民族主义的兴起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在欧洲,欧盟议会的选举结果见证了极右势力在欧洲政治版图中异军突起。乌克兰危机背后也是极右势力在推波助澜,由乌克兰危机导致的俄罗斯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则引发了对新冷战是否上演的争论。总之,过去一年国际政治思潮领域可谓明流暗流争相涌动,而全球右翼的崛起是其中最为突出的现象,并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Abstract: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2014 was doomed to be full of treacherous waves,with the most notable feature being the rapid rise of right-wing forces. In neighboring Japan,the political right wing is still galloping on a dangerous road. This can be seen from the Abe administration’s constitutional revision attempt,denial and beautification of its history of invasion,emphasis on external threats and its active arms build-up,as well as the rise of a new nationalism. In Europe,the results of the EU parliamentary elections revealed a meteoric rise in the extreme right on the political map of Europe. The biggest event of the year in term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namely the crisis in Ukraine,was also prompted by the extreme right wing that has been underground in Ukraine for a decade. The crisis also ushered in active debates on whether a new Cold War is emerging. In short,the rise of worldwide right-wing forces is a prominent phenomenon that requires our high vigilance.

    一 左右翼概念框架

    这里选择左右翼的视角框架有几点原因。第一,跟踪把握国际政治思潮变化,很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基本的参照系统。其中政治光谱(political spectrum)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而大多数政治光谱都包括两大派,即左翼和右翼,恰如地图的南北极一样。第二,我们这里的目的是宏观扫描全球过去一年的政治思潮变化,所需的框架不宜太细,否则很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第三,对于国人来说,过去一年国际上的思潮听得最多的或许是日本右翼的崛起,欧盟议会选举中极右势力的大胜,以及新冷战思维的苗头,等等。为便利起见,本文选取左右翼的视角框架去审视过去一年国际政治思潮的变化。

    何为左右翼?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质很难回答清楚的一个问题。按百科全书,左翼和右翼是描述一个政治集团内部持不同政治主张的派别,其中“左翼”一般主张把旧的意识形态和制度革除,从而建立新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所以激进者通常自认为是左翼;而“右翼”通常比较保守,强调维护旧有传统,所以历史上的保皇党一般自认为右翼。左翼与右翼都是相对而言的,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别可能有不同的内涵,不能以静态的“主义”或者“阶级”来划分。现在大家看到“左翼”“右翼”概念时可能会想到如下一些观点。

    强调公平的结果属左,公平的程序属右;反对自由市场造成的不均等属左,而接受之则属右;偏好“大政府”属左,偏好“小政府”属右;平等属左,自由属右;一个现世政府属左,一个宗教政府属右;集体主义属左,个人主义属右;革新属左,保守属右;支持跨国家团体属左,仅支持独立国家和政府属右;国际主义世界观属左,国家利益至上属右;认为人性和社会可变的属左,认为它们固定的属右;社会主义属左,资本主义属右。

    很明显,这些概述独立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在具体讨论的时候可能没有太多的意义。也正是因为此,我们需要在回顾左右翼政治的历史脉络中去把握左右翼的政治框架。左右翼政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为传统政治阶段,也是左右翼概念兴起的阶段。左翼和右翼的称呼最初起源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在大革命期间的各种立法议会里,尤其是1791年的法国制宪议会上,温和派的保王党人都坐在议场的右边,而激进的革命党人都坐在左边,从此便产生了“左翼”“右翼”两种称呼。在左右翼概念启用的初期,这个政治光谱的定义是以人们对“旧政权”(Ancien Régime)的态度为判断标准,其中“右翼”代表着支持贵族和教权的利益,而“左翼”则代表反对这些阶级的利益。在当时,支持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人也被视为左翼,当然这个在今天已经有了180度的变化。随后,法国国内有关左翼和右翼的政治光谱概念开始流传至欧洲各地,不过在英语世界的国家使用此概念来描述本国政治是到20世纪的事情。

    第二为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随着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主导历史走向的重心逐渐从原来的贵族阶级向资产阶级转移,这导致了左右翼内涵的相应变化。在前一个时代被称属左翼的资产阶级如今成了右翼的核心,而反对资本主义的工人阶级则成了左翼。随着工人阶级追求的社会主义成分的逐渐增加,尤其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政策被广泛采用,“左翼”一词已经被广泛限定为称呼共产主义者或者社会主义者。而另一边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观点则被视为右翼,并且其中支持极端君主主义和神权政治成分则越来越罕见,在今日的西方国家几乎已经不存在。

    第三为后冷战阶段。冷战结束后,国际上支持社会主义的势力受到严重挫折,“左翼”力量陷入低潮,相应地这个概念开始很少再用作形容那些支持老挝、朝鲜、中国的人。不过这一名词依然可以用作称呼许多社会主义的分支,这一名词也经常用以称呼某些形式的参与型经济甚或是绿色政治的支持者。而与此同时,西方则见证了右翼民粹主义的兴起。右翼民粹主义,又称右翼平民主义(Right-wing populism),是一套拒绝现有政治共识,结合自由放任自由主义与反精英主义的政治理念。之所以称为右翼是因为他们拒绝社会平等与相关的政府方案、反对社会融合以及隐含的排外主义思想。20世纪90年代起,右派民粹主义政党开始在加拿大、挪威、法国、以色列、俄罗斯、罗马尼亚与智利等各民主政体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