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
一 甘肃省长城文化资源的特点
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省份,其中的长城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因此,甘肃也被称作“古长城文化大省”。长城被称作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见证着中央王朝和周边少数民族历史的发展,这是一部冲突与交融相交织的历史。长城作为一种历史实物,为西北地区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提供了十分珍贵的研究资料。
(一)甘肃长城文化资源时间跨度长、空间分布广
1.秦长城
从历史发展的维度看,甘肃的长城主要有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其中,秦长城始自临洮县,经渭源、陇西、通渭、静宁等县后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固阳和彭阳,然后再次进入陇东的镇远、环县和华池,总共经过甘肃境内的8个县,长600多千米。从时间上看,甘肃的秦长城遗址主要分为战国-秦时期修筑的长城以及秦统一后修筑的长城。战国-秦时期的长城主要修建于公元前272年,西起于临洮(甘肃岷县),沿洮河东岸向北至狄道(甘肃临洮),然后转向东南至渭源,再向东北经六盘山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甘肃的环县以及陕西的吴旗、安塞境内。第二时期是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拆毁内地诸侯国相互之间设防的长城;另一方面,也出于防御匈奴的需要,不仅保留了边地的长城,而且在原有边地长城(主要指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巩固,将原来的长城加以修护、连接,又进行了增筑,终于建造起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万里长城。
实际上,秦长城是一项军事防御工事。自战国中后期开始,中原各个诸侯国和北方游牧部族相邻,相互之间都以长城为界,秦代也一样。秦灭六国后,首要的任务就是维修加固和新筑长城,维修加固的主要是原赵国的阴山南长城、燕国的边界长城,并在两国之间的空白部分进行添筑,使长城加固加长。史书上所讲的“北据河北塞”,这里所谓的“河”其实就是指原秦国长城的东端以及赵国阴山南长城的西端之间的黄河,这里从前没有长城,而秦国通过筑城立塞,把秦、赵长城连接起来。而所谓“西亚临洮、羌中”,就是指在原秦国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长城延伸到羌中,即羌人聚居地,也就是指今天甘肃的永靖、兰州一带。此外,伴随着秦国边防的巩固,对匈奴的战略,已由防御转为进攻。公元前215年,大将军蒙恬大败匈奴,一举收复河南,接着又渡过黄河,占领了高阙,从而控制阴山、北假一带,这样,秦代的边界又开始向北推进,为了巩固地盘,秦朝开始第二阶段长城的修建。这一时期的长城:一是自甘肃兰州、榆中一带开始,同上一时期由临洮沿洮水向西北延伸的长城相连,再沿黄河向东,与阴山相连,也就是与原赵国阴山南长城的西端相连,这次长城的修筑沿黄河岸边共修建了44座城塞,建立了44个县。另外是重新修建加固了赵武灵王时所建的阴山北长城,并自高阙向西南继续延伸,直至与流沙连接,即今天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再向东与原赵国阴山南长城会合后,在蒙古卓资一带转而向东北,在内蒙古太仆寺旗一带与原燕长城相连。
2.汉长城
汉长城始建于武帝元狩二年,止于太初四年。汉长城和秦长城一样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而建,但汉长城是分段建造,因此形制不一。一般是先筑亭障,再根据地势而筑墙垣,汉长城时断时续,有些地方有亭障但无墙垣,不过总体上还是可以连成一线,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系统。汉长城建造不拘泥于形制,一般因地建筑,就地取材,沙土夯墙的建造一般夹杂红柳、胡杨、芦苇等物,以米汤粘接,非常坚固。城墙外面取土的地方就成为天然的护城壕,壕内铺上细沙,其作用是可以检查往来者足迹,被称作“天田”。城墙内侧高峻处,燧、墩、堡、城相连,并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工事。
汉长城在甘肃境内的分布情形大致是这样的:西汉武帝时,伴随着对匈奴反击规模的加大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汉王朝将军事战略重点放在了甘肃的河西地区,河西地区的汉长城是分段筑成的。这条长城自甘肃永登县河口镇起,沿庄浪河西北至古浪黄羊镇,再经民勤、永昌,向西北延伸到山丹的骟马湖以及高台、嘉峪关,最后抵达酒泉,这就是汉代令居至酒泉段长城的走向。汉武帝元鼎六年,继续扩建长城,向西扩展,“自酒泉列障至玉门”,也就是从酒泉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