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
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是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全面进入“快车道”,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将改革向纵深推进。2012年,甘肃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快推动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实施办法》《甘肃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步伐,按照“转企一批、合并一批、划转一批、撤销一批”的思路,截至2012年5月31日,甘肃省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全省共有国有文艺演出院团79家,中央批准7家保留事业体制,甘肃省批准3家划转、6家撤销,其余63家全部转制为企业。初步统计,注销事业法人72家,核销事业编制数2826个。文艺院团的体制改革是甘肃省文化建设一次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事业为补充的新型演艺体制格局基本建立,甘肃的文艺院团迎来了焕发生机的新时期。本文以甘肃国有转企改制文艺院团为调研对象,全面解析目前改制院团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提出积极有益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激发体制改革发展的新活力,对促进甘肃省戏剧大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甘肃省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进展和成效
(一)演艺企业资源整合力度加大,院团发展合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
甘肃省直文艺院团把结构调整作为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走市场化道路,为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2012年4月15日,甘肃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该公司以省歌舞剧院、省话剧院、省秦剧团、省京剧团、省杂技团、省曲艺团六个省直院团和省演出公司、省舞台美术工厂等省直文化单位的资产为基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是省属大型国有独资文化企业。2012年5月28日,兰州演艺集团正式成立,该集团以兰州歌舞剧院、兰州戏曲剧院、大剧院演艺中心、舞美中心、金城剧院、兰州剧院的资产为基础而组建,是市属国有重点文化企业。成立后的兰州演艺集团按照“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办院方向,努力打造“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生产基地”和“中国秦腔发展基地”,稳步构建西北地区中心城市演艺平台。演艺集团把原来分散的重复资源以现代企业的运行结构整合起来,把“单打独斗”变成“联合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院团“小而全”“散而弱”的严重现象和资源配置效率低的弊病。两个演艺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陇原演艺资源首次迎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整合,大大增强了甘肃省演艺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改革激发文艺院团的艺术创造力,一批优秀艺术作品登上舞台,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近年来,甘肃省国有文艺院团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了艺术生产的大发展,相继开发了敦煌、丝绸之路、民族民间、当代文化等多种多样的题材,积极打造本土演艺品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革发展成果斐然。
舞剧《大梦敦煌》是兰州歌舞剧院市场化运作的产物,先后囊括了中国舞蹈荷花奖、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大奖、“五个一工程”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保留剧目大奖等全部舞台艺术类国家级大奖。该剧创演14年以来,已在海内外演出千余场,成为中国高雅艺术“多演出、多产出”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功典范。
大型鼓舞乐《鼓舞中国》是兰州演艺集团成立后第一个大型制作,是全国第一部以鼓文化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型剧目,2012年11月进京演出,代表甘肃人民为党的十八大献礼,是继《大梦敦煌》之后又一部享誉国内外的精品力作。
2014年8月,在第七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上,兰州演艺集团戏曲剧院创排的秦剧《夏雪》荣获了本届大赛最高奖“优秀剧目奖”。
话剧《天下第一桥》是甘肃省话剧院转企改制后,以市场运作模式和“演员入股”方式创排的首部剧目。该剧自2012年6月首演以来,已在全国各地演出近百场,先后获得“文华奖”“金狮奖”等国家舞台艺术、话剧艺术政府最高奖,并入选“2011-201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
甘肃省歌剧院实行了股份制改革,打造本土剧目精品战略,2014年创排了歌剧《貂蝉》。这部歌剧以甘肃历史人物和地域文化为素材,既融合了秦腔、碗碗腔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元素,又借鉴了西洋音乐的表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