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论新实学的幸福社会价值观

    作者:周树智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摘要:新实学认为,“幸福生活”和“幸福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观。幸福社会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幸福社会的价值结构由现实的个人的身心健康、就业劳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生态平衡、自由发展六个因素逻辑地结合而成,现实的个人对幸福社会的价值追求具有阶段性和历史性。幸福与痛苦是一种辩证关系,人只有吃过苦,才能真正深刻理解和珍惜幸福。建设理想幸福社会的现实道路,可以釆取现实价值哲学的现实的、历史的、发展过程的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价值的新范式,以马克思的现实人道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现实自然唯物主义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一体化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做指导,走中国新实学的务实为乐之道。
    “幸福”“幸福生活”“幸福社会”这几个词,近年在电视台、电台、电脑、手机、报刊及人们的言谈中频频出现,表明“幸福”“幸福生活”和“幸福社会”问题是值得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加以认真研究的重大现实价值哲学问题。我认为,新实学是解答这个重大现实价值哲学问题的正确理论、方法和道路。为此,今天我想谈谈新实学的幸福社会价值观,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 幸福社会的价值追求

    “幸福生活”,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观。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就把“幸福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目标,特别是希腊晚期哲学家伊壁鸠鲁把“快乐”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影响深远。他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触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2](P367)后来,西方产生了基督教,《圣经》就是基督教向世人传播的“福音书”。在东方,中国人自古以来也是把“幸福生活”视为人生追求的价值目标。《周易》,就是教世人逢凶化吉,获得生活幸福。老子的《道德经》,就是教世人清静无为,以享受自然幸福。孔子的《论语》,则把中庸视为人生的幸福之道,“福、禄、寿”三星高照、“多子多福”,更是儒家倡导的幸福观。后来佛教传入我国,它倡导“积福行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报应,轮回转世。到了现代,中西哲学日渐融合为一体,中西哲学家不仅一致认为“幸福生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观,而且都很重视对“幸福”内涵的现实解释和实现“幸福”内涵的现实道路的研究。这种对“幸福”的价值哲学研究,直接影响青年人的现实生活。例如,青年马克思就把人类的幸福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价值标准。他在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3](P7)“为人类幸福而劳动!”这就是马克思的幸福观。马克思中学生时立下的这个伟大志向,终生未改,矢志不渝,并为此奋斗终生。

    首先,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里的现实的个人,必然关心和研究“现实社会的幸福”这个重大现实价值问题。当然,在论及一个现实社会是幸福或不幸福的问题时,人们的具体见解存在很大分歧,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过,现在人们为评价“社会幸福”或“幸福社会”列了诸多幸福评价指数,太烦琐,或只是简单地讲“幸福”就是有钱、有房、有车等。我认为,这种评价“社会幸福”或“幸福社会”的方法欠缺科学性,很容易误导人们忽视从整体上、根本上和长远上对现实社会的幸福价值的追求。从逻辑学角度思考“社会幸福”或“幸福社会”的含义,似乎应首先明确“社会”的概念。“社会”是什么?“社会”不是简单僵死的“物”的存在,从人类学角度解析“社会”的概念,“社会”应该指人与人的关系范畴,即社会是人与人在一起共同合作活动形成的关系共同体,而每个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个人是现实社会的本体或主体。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4](P80)就是说,现实的个人是现实社会和幸福社会的现实前提、立足点、出发点、中心点、归宿点。幸福社会的问题,其实质是现实的个人幸福或不幸福的问题,离开现实的个人,幸福社会或社会幸福便无从谈起。

    其次,不能把幸福社会简单地理解为个人的幸福感受或快乐感,这是古希腊晚期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快乐幸福”说。不可否认,幸福社会的个人肯定有幸福的心理感受或快乐感,但这只是最后结果,是表层现象,应该还有更深层的幸福原因。在我看来,幸福社会由六个因素逻辑地结合而成。

    其一,幸福社会里个人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即身心健康快乐。这是人类的共识。西方人很重视个人身体健康和身体美,德国大哲学家费尔巴哈提出人本学或人本主义,其实质就是以人的自然身体为本,因此,他的哲学被后人称为“身体哲学”。西医之所以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