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
一
当下,人们都在谈论幸福。然而,对于什么是幸福,人们却又有不同的说法。我们认为,幸福,一般是指个人的幸福。由个人幸福,推及到家庭幸福、社会幸福、国家幸福。但是,无论是家庭幸福、社会幸福,还是国家幸福,都是基于个人的幸福,都离不开个人幸福。而个人的幸福又受制于家庭幸福、社会幸福和国家幸福。如果家庭是幸福的,社会是幸福的,国家是幸福的,那么个人必然也是幸福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人问道:“你幸福吗?”这就提出了什么是幸福、如何理解幸福的问题。“幸福的童年、幸福的老年”,这是幸福的时间性问题。“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是幸福的空间性问题。“有德者未必享福,享福者实多恶徒”“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幸福与德性、幸福与灾祸的关系问题。“追求幸福社会”,这是幸福的理想与梦想问题,如此等等。由此可见,幸福、幸福社会既是一个事实问题,也是一个价值问题。从主客体关系上讲,无论是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上讲,还是从客体满足主体欲望和需要或主体选择客体上讲,都是哲学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幸福、幸福社会是一个哲学问题,对其应当进行哲学研究。
本文探讨社会幸福、幸福社会。小康社会算不算幸福社会?邓小平说:“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主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1](P161-162)按照邓小平所说,小康社会就是日子好过。当然,日子好过要比日子不好过(贫穷)幸福。这说明幸福也是有层次的。但是一部分人太富,另一部分人太穷,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扩大,那就不会幸福。既然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所以它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要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那就需要更大的努力。我们将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布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就说明,作为幸福社会的小康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建设的过程。
由此可见,所谓幸福社会,其实是一种存在状态,是客体满足主体欲望、需要的一种存在状态。这种状态,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也可以是肉体的、心灵的。有人把幸福看作一种主观感觉,我们认为不对。幸福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客体在实践基础上满足主体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需要的状态。幸福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一种事实描述。它要回答的是意义,而不是事实。例如,今天下雨了,并非要验证今天是否下雨了,而是要回答今天下雨对我们不同的人有什么意义。因此,价值观不同,幸福观也就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
二
老天给我们人以两种东西,一种是身体,一种是心灵,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生命与灵魂,也可以叫作灵与肉。
西方哲学史上,随着世界的被二重化,世界被分为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人也被分为身体与心灵两部分,身体感官与可见世界相联系,心灵思维与精神世界相联系。
由于人由肉体与心灵两部分构成,所以讲到人的幸福,也必须从这两部分来谈。首先是身体,身体构成人的生命。要保持好人的这条命,就要解决好生活条件,即食、衣、住、行问题;要维持好人的生命,就要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除此以外,由于人是社会的人,他是在社会中生活,所以也必须解决好人与社会的问题,处理好人际的关系。其次是心灵,心灵构成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康德的哲学“三大批判”和黑格尔的哲学全书,揭示了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康德强调主体性,把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说明人能认识什么,不能认识什么。康德强调主体,认为客体可分为现象和物自体,人们认识的对象是现象,信仰的对象是物自体。这样,康德就写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建立了一个真、善、美的哲学体系。黑格尔也强调认识的主体是人,把人的认识分为知性、消极理性、积极理性,讲到人的思维辩证法。黑格尔强调实体,认为实体即主体,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