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
一 幸福及其幸福观
(一)幸福的内涵
虽然现代幸福学派将幸福定义为“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但是从古至今,人们对幸福的解释各不相同,哲学家们对幸福问题的争论也从没休止过,由此可见“何为幸福”是一个很难定义的事。心理学中把幸福定义为主观幸福感,包括情感部分和认知部分。情感部分是指基于情感的对自己内心愉悦程度的评价,体现于自己感觉的“快乐”;认知部分则是指基于一定信息对自己生活满意程度的评价,体现人们目前生活达到理想状态的预期程度。
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角度出发,幸福就是生存需求得到适度的满足、发展需求得到适度的满足,并能够不断追求满足而产生的对人生总体上感到满意的愉悦状态。
(二)幸福观的内涵
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幸福问题上的反映,是产生幸福感的源泉。不同的人生阅历、不同的生长环境会使人们形成不同的幸福观,人生目的不同、追求的人生意义不同也会使人们对于幸福形成不同的理解。
资产阶级的幸福观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主张物质享受与个人欲望的满足是衡量幸福的尺度。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则认为,每个人都是在谋求幸福,个人的幸福和众人的幸福是分不开的,它把幸福的创造与幸福的享受结合起来,并把创造幸福作为前提,把享受幸福作为结果。
二 中国传统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一)儒家幸福观特征
儒家文化构筑了中国人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注重道德价值,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伦理文化,道德是美的内容,美是对道德的升华,对至善的追求,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儒家幸福观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主张“德福一致”的幸福观。《礼记·大学》里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对道德人格的终极要求。儒家最高境界是“内圣外王”,即对内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对外要有高尚的政治人格。在承认人具有“欲”的本性基础上,儒家认为人是有道德和理性的动物,伦理道德是人类所独有的,是人之所以贵于万物的重要体现。既然欲望是既不可以绝对满足,又不可能完全压制的,那么就应该适度地节欲。将个人幸福融入个人的一善一行之中,认为追逐美渴求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二是主张“仁爱”的幸福观。仁爱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孔子强调仁和义,特别是仁,认为,爱人就是仁,是一种特殊的德行,仁德幸福体现的是与民同乐,而不是一己之乐,是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普天下的共同幸福。
孔子的“安贫乐道”思想,是对中国人传统幸福观有深远影响的幸福观。“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的弟子颜回所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认为人生幸福不在于丰富的物质生活,不在于外在环境的得与失,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充实,是一种独特的道德的充实感,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的境界。提倡“贫而乐,富而好礼”“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提倡“无所为而为”“知命”,那么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永远快乐幸福。儒家以此为典范,主张追求和实现道义,甚至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当作自己的最高幸福而不顾物质生活的享受,“仁者不忧,勇者无惧”。一定意义上不具有人文关怀。
(二)道家幸福观特征
道家代表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之母,是万物之源,人类生活幸福的至道就在于顺应自然之道、幸福之道。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自然为师,不矫揉造作,不刻意妄为,从而无不为。“自然的”是指顺乎个人的德而行,自然而然,以“朴”作为生活的指导原则。追求顺德而行就是幸福。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忙,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类的欲望永无止境,贪得无厌是最大灾祸。所以要获得幸福,就要超越功名利禄之上,尽情山水自然之间,从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磅礴万物,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幸福。
在个人幸福方面,道家提倡自然无为的幸福观。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一种不受人为控制和干扰的本来状态,而不是现在人们讲的大自然环境或某具体事物。这里所说的“无为”指的是顺其自然、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