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
一 突变的天敌或天使
你不能用既有思维,解决既有思维产生的问题。
——爱因斯坦
你觉得电子书会是纸质书的天敌吗?当60多年前电视机刚发明时,最开心看见这项发明的人,居然是广播业者,当时的广播业者不但完全没有预见这项发明,将断送数千上万的广播人生计,反倒开心地说:“太好了,今后大家能看见有画面的广播节目了。”
很离谱吗?如果这故事很离谱,那我们把时间快转到60多年后的今天……
智慧型手机、平版电脑还有3G、4G等快速变化的无线网络环境已经全面改变着这个世界,出版业者开心地表示:“太好了,今后大家能更方便地看书与买书了。”于是接下来,就出现一堆电子书业者和平台,拼了命地把出版社的书移植到行动设备上,满心欢喜地迎接新时代,没想到却是另一个黑暗时代的开始。让我们试着检视这其中的逻辑:如果你花钱买票进电影院看过一部电影,你还花钱去租同一部电影DVD的可能性有多高?如果这个可能性不超过50%,那么你已经买过一本纸书,几乎可以推测就不可能再买一本同样内容、篇幅、原汁原味移植的电子书,除非这样做有它不可抗拒的理由,比方说:价格比较便宜(但如此一来优惠的价格反而会让消费者更没理由购买纸书)、购买比较方便(但书商不可能做出这种打算网购通路卖书的布局规划)、内容有所不同(这代表作者与出版社员工,为了要生产两种内容,开始拼命加班到过劳死)。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扩大解读,那目前试着把书刊、电视、网站移植到行动装置这个新媒体上的人,不也在做一样的事情吗?爱因斯坦的另一段话,也正巧适合为这种盲从的风潮做了注解:“疯狂是重复做一件事情,却期待它有不一样的结果!”
以书刊来说,书刊只是一种装置,里面的资讯内容才是这个装置的灵魂;文字与图片只是记录资讯内容的一种编码。所以编码只有随着媒体特性与受众特性而调整,才能注入新的灵魂。所以台湾开始出现两派人马,一派是传统阵营,坚持看书才是王道,纸书不可能被电子书淘汰,电子书只是辅助工具。另外一派则认为电子书应该打破格局,走出自己的路。关于这两种论点,笔者认为各自从某部分来说是正确的,台湾电子书界的资深工作者——PCHOME等杂志的资深专栏作家董福兴先生,曾经在他的著作《电子书到底搞什么?》里面说过一段话:
纸本书=马车
电子书=汽车
纸本书不会消失。
没错,马车到现在为止依然存在。
纸本书所拥有的优点,不能移植到电子书上头。
没错,马车也能在汽车开不动的恶劣道路上走行。不是所有道路都会铺上柏油利于通行,也没人打算这么做。
“纸本书能提供的感觉的、精神的、体感的经验,电子书不能够提供。”
没错,马车所能提供的经验(气味、触觉、令人紧张的感触、与其他生物一起并行所能体验到的感觉),汽车不能提供。但是,现在应该没有人搭马车去上班吧。笔者也一样。应该也有不少人曾经说出“我绝对不搭没有马的车”这样的话吧,但这些人现在应该已经不在世上了。若从这样的比较来看,坚持纸本书似乎仅是我们基于习惯的一种缅怀过往的乡愁罢了。舍弃这种乡愁,平等看待纸本书与电子书,就会发现:电子书是为了解决纸本书的问题所诞生的创新,并非是为了找纸本书(以及整个出版产业)的碴儿而被制造出来的。无独有偶,上面这段话也刚好和前News Week中文刊执行主编陈序先生,曾经在虎嗅网发表对于News Week完全转型成电子刊物时的看法一致:“新媒体不是二奶,是未来的你回到现在来救你!”而笔者曾经是坚决拥护信奉第二派主张的人马,但随着这两年来的变化,笔者开始试着再找出其他的交集,笔者再用另一个故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转变:
大约在一年半前,笔者向一家台湾老牌出版社进行业务提案,当然这次提案对笔者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推销自家公司齐阅文创科技的一种产品,可以用比某个大厂的软件更省时、省事、省钱的方式开发APP式的电子书,一样能做到等同于Wire电子版的效果,同时,兼跨iOS与Android两个平台,在会议上,笔者利用手机与平版向两位看起来很资深的前辈充分展现了其优势,尽量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他们明白我在说些什么,而不是感觉在看一部没头没尾的科幻片。
其中一位职级较高的主管提问:“因为该出版社的书都是中文直排,读者可能无法适应我所展示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