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湖南省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

    作者:金晓玲 胡文臻 王效宇 闫文德 胡希军 杜亚填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摘要:

    湖南省是我国杜仲主要产区之一,但是栽培模式一直沿用乔木林模式,粗放、低产、低效、单一是湖南省杜仲发展的典型特点。杜仲果园化栽培等新型杜仲橡胶培育模式的示范在湖南刚刚起步,从建园到管理都需要进一步规范。缺乏起带头示范作用的龙头企业、缺少规划统筹的组织机构也是造成湖南杜仲产业一直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湖南省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本文分析了杜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Abstract:

    Hunan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ain areas for Eucommia ulmoides typically with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mode that receives low management with the result of low yield and low economic return. Adoption of the new cultivation mode of Eucommia rubber(orchard-like intensive cultivation)in Hunan province has just begun,further improvement is still needed in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orchard-cultivating mode. The results based on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field data and on-the-spot surveys showed that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stagnation for the Eucommia industry in Hunan are lack of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overall planning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guiding principles for managing Eucommia rubber resourc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ucommia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一 湖南省杜仲产业发展概况

    (一)湖南杜仲产业沿革

    杜仲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其应用历史长达2000余年,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它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取皮入药、零星种植的阶段,没有对其进行规模化种植的记载。直到现代,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杜仲的认识不断加深,才有了杜仲产业的兴起,可以说杜仲产业的发展与人类对它的认识程度息息相关。

    1.杜仲产业的第一次兴起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作为一种名贵滋补药材,杜仲皮入药的主要功效是强筋健骨、补肝肾、安胎。1948~1951年俄罗斯学者用杜仲提取液做药理实验,证明其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功能,对高血压患者降血压作用显著且具有持久性,而对低血压患者具有升高血压的功能,通过对100多位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955年,首次国际杜仲药理学研究学术讨论会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召开。作为杜仲研究史上最早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其影响范围很大。在这次学术大会上,正式公布了杜仲降血压的研究成果。杜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质量、无毒副作用的天然降压药,引起世界科学家的极大重视。

    这一时期,全国范围内对杜仲发展比较重视,杜仲产业开始了第一次兴起。1952年,在苏联科学家的帮助下,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建立了第一个以杜仲为主的江垭国有林场。江垭林场栽植杜仲纯林,面积达2658公顷,是当时湖南省内杜仲栽植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地区,其他地区有杜仲零星栽植,但面积很小。

    2.杜仲产业的第二次兴起

    20世纪50年代后,湖南省内陆续开始了以采集杜仲皮为主要目的的杜仲种植,这种方式持续到90年代初,并在1989~1991年达到顶峰。这主要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杜仲皮市场需求旺盛,价格快速蹿升,杜仲皮价格从1988年的20~30元/千克,迅速提高到1994年的100~200元/千克,出口价格更是达到60~80美元/千克(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510~690元/千克)。这一阶段是杜仲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段时间内,杜仲产业一度成为省内一些地区的热门产业甚至支柱产业。如张家界市慈利县,1991~1993年这三年间,杜仲产业作为慈利县支柱产业,发展如火如荼。除江垭林场等林场基地集中种植杜仲外,不少农户受到杜仲皮价格一路上涨的鼓励,开始自发种植杜仲,当时仅慈利县种植杜仲的面积就有2.67万公顷。可以说,当时的湖南省不仅是“杜仲之乡”,也是杜仲生产的重点省份、龙头产区之一。

    然而,市场对杜仲皮的需求是有限的,在其他杜仲产品、杜仲的其他用途没有被充分挖掘的情况下,仅靠生产杜仲皮入药是无法长期支撑整个杜仲产业发展的。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杜仲皮供过于求,导致其价格一再下跌,每千克40~80元收购的杜仲皮卖出时仅4~5元(1995年)。在这种情况下,林场、农户对于杜仲种植的积极性大减,杜仲产业的发展也开始停滞不前。自1996年起,湖南省几乎无大片新植杜仲,原有杜仲林也因遭到比较严重的砍伐而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3.杜仲产业的第三次兴起

    虽然杜仲产业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陷于停滞状态,但我国学者对于杜仲的研究并未停止。正是随着对杜仲药用、经济价值了解的深入,特别是杜仲橡胶国家战略资源不断被重视,杜仲新产品不断被开发,从2010年开始,杜仲产业才又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杜仲传统入药部位为杜仲皮,然而,近代科学研究证明杜仲叶的药用有效成分、功能与皮基本一致。2005年,我国将杜仲叶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确定绿原酸为杜仲叶药材的主要药用有效成分,并规定了其含量标准。这一权威性文献经第八届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布实施,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版药典。在这一权威性文献颁布后,各地开始开发以杜仲叶为原材料的杜仲茶。

    不久,杜仲中α-亚麻酸、黄酮类等药用次生代谢物的发现,使杜仲被开发利用的内容更为丰富。几年间,对杜仲皮、叶的次生代谢物及其功效的研究不断深入,更有不少学者对杜仲籽、雄花、花粉等含有的天然活性物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使杜仲各部位综合利用、组合增效成为可能。在这一研究基础上,杜仲雄花茶、杜仲雄花酒、杜仲籽油及其α-亚麻酸胶囊、杜仲蛋白、杜仲饲料等产品不断推出,使杜仲产业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

    而杜仲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