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美国“创新城区”的演化与成长(2014~2015)

    作者:李健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摘要:

    如何理解创新城区空间组织演化机制并用以指导实践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报告借鉴布鲁金斯对创新城区资产构成的分析,把握创新城区演化的角色体系;进而分别从企业维度、政府维度对创新城区的成长机制进行考察,并基于此提出发展启示。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in innovation districts and then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now. Based on Analysis of assets in innovation districts from Brookings report,the paper knows well about the roles in evolution process of innovative districts,and then studies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innovative districts separately from dimensions of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Finally,the paper proposes Enlightenment for Chinese cities.

    作为一种全新的空间结构形态,创新城区与过去以地租理论为核心主线的城市空间组织截然不同。那么以何种要素来重新解释创新城区空间组织演化机制并用以指导实践发展就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布鲁金斯的《创新城区的崛起:美国创新新地理》报告通过对创新城区资产构成进行分析,把握创新城区演化的角色体系;进而分别从企业维度、政府维度对创新城区的成长机制进行考察,对不同主体推进创新城区发展的作用和渠道进行了梳理。

    一 创新城区的资产构成

    创新城区可以驱动创新性、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等全新社会内涵,这其中的作用机制仍有待挖掘。与传统基于功能分工的城市空间组织,或最近围绕城市交通枢纽发展形成的城市活动中心发展机制不同,创新城区主要包括三种构成:经济资产、空间资产、网络资产,通过三种资产的互动作用推进创新城区发展。其中经济资产包括驱动、培育与支撑创新性环境的企业、机构和组织;空间资产包括三类主体,具体为公共领域空间、私人领域空间、连接创新城区与其他城区的渠道;网络提升创新经济集群的价值与产出的能力,已得到学术界乃至产业界的广泛认可,网络资产主要分为“强连接”与“弱连接”两种,其判别标准主要来自于行为体之间的联系频度、相互关系的情感强度、互动行为的互惠度等。

    以上三种资产的相对力量在不同社区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创新城区脱胎于强的经济资产集群中,但可能缺乏重要的空间资产,需要重新进行城市空间总体规划和设计;在另外一些案例中,创新城区空间资产丰富,但是经济资产、网络建设亟待强化。创新城区只有通过三种资产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在一种活跃性、支持冒险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形成创新生态系统。一个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就是人群、企业以及地方之间的良好协同关系,这些有利于思想产生和加速商业化运作。

    报告提出通过研究和访谈都显示,支持冒险的文化可以不断提升创新效率,包括:通过风险投资来开发项目并容忍失败;打破传统的、垂直性的等级体系,重视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到更具经验的领导阶层的人才多元性;改变研究机构和组织中存在的传统规则,企业间可以自由流通思想,共享空间和技术;具有长远目光而非追求短暂回报,因为创新过程在突破阶段很难得到收益。

    许多资产可能表现为一种传统要素,这些资产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正被重新设计来支持创新活动、贸易部门等,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例如研究性大学,过去往往被描述为一个具有研究部门的教学机构,但现在正在日益成为推进创新活动商业化和进入市场的主体力量,工作内容包括高效率技术转移办公室,投资创新加速器,鼓励和支持相关产品,开发临近土地,集中未来的经济增长力量。

    二 创新城区的推进主体

    从目前的经验看,创新城区大概包括三种类型:“支柱核心”型(Anchor Plus),主要是位于中心城区,在主要的支柱创新机构周边形成大规模的混合功能开发和参与主体,典型代表包括坎布里奇市的肯戴尔广场、费城大学城、匹兹堡的大奥克兰社区等。“城市区域再造”(Re-imagined Urban Areas)型,一般是旧城改造区域,区域内的工业或仓库区有待功能利用转型,通过与先进研发机构与支柱性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典型代表包括波士顿的南岸区域、旧金山的Mission海湾、西雅图南湖联合区域及布鲁克林海军码头区域。“城市化科技园区”(Urbanized Science Park)型,一般位于郊区及城市远郊的区域,这些以往是孤立、蔓延式的区域,通过高密度开发及融合一系列零售、酒店等新功能来提升城市开发。北卡罗来纳创新三角区域、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研发园区、弗吉尼亚大学研发园区,以及亚利桑那大学科技园等都是典型代表。

    但创新城区到目前为止仍然属于一种地方化现象,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开发商等积极参与其中并推动发展。从美国最近的发展趋势看,一些国家级或者全球性机构已通过资本及设施投资创新城区建设。按照目前发展趋势,未来创新城区在未来尺度和规模都将持续增加,这主要受市场和人口、开放创新、地方政府及地方领先投资公司等所驱动。如果创新城区在更大范围内充分发挥其潜力,包括那些具备专业知识的资产富裕公司、公民实体、金融机构都会进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