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北京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调查研究

    作者:张继焦 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摘要: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北京少数民族人口有5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外来人口有9。31万人,已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15。9%。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9月底,少数民族外来人口已经超过30万人,其中,朝鲜族和蒙古族这两个民族的流动人口比较多。本文中所用的统计数据除了注明的之外,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少数民族城市适应课题组”近年来在北京市的调查。

    改革开放以前,北京市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通过毕业分配、工作调动、军队转业等途径进入城市的。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不断流入使北京市的民族人口急剧上升。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北京少数民族人口有5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外来人口有9.31万人,已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15.9%。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9月底,少数民族外来人口已经超过30万人,其中,朝鲜族和蒙古族这两个民族的流动人口比较多。

    本文中所用的统计数据除了注明的之外,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少数民族城市适应课题组”近年来在北京市的调查。

    一 北京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本市居民的差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北京市居民的差异表现多样,在衣、食、住、行、语言、信仰崇拜等各方面都存在不同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等差异特征。

    1.城里与家乡农村的差别

    从边远地区来的少数民族同胞,在京感受最深的是城乡面貌的差别。在回答“城里与家乡农村的主要差别”时,居前四位的分别是“繁华热闹”占20.2%,“车多人多”占18.3%,“生活条件好”占18.1%,“人际关系冷漠”占17.9%(见表1)。

    表1 城里与家乡农村的差别

    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将其对城里与家乡农村的差别印象分成三组:第一组为“繁华热闹”、“车多人多”与“生活条件好”等,三者所占比例相当接近,这三个方面反映了受访者所认为的城乡差别的三大指标;第二组是“人际关系冷漠”和“熟人少”,这表明受访者感受到在大城市不如在家乡的人情味浓;第三组为“广告多”与“社会治安差”,两者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可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北京既看到了自己家乡所没有的,也失去了在自己家乡时所拥有的。

    在北京,不同民族的受访者对我们讲述了他们刚进城时的感受和体会:

    一位纳西族受访者:“城里不像家乡农村那么安逸,处处有危机感”。

    一位朝鲜族受访者:“总感到比城里人低一级”。

    一位傣族受访者:“北京社会治安差表现在某些公安人员执行公务时滥施权力、乱抓流动民工”。

    对城乡文化差别,蒙古族、朝鲜族、藏族、傣族等不同民族受访者的选择有一定差异。从表1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蒙古族受访者对“城里与家乡农村的主要差别”的第一印象是,城市比家乡要“繁华热闹”(22.9%)。与蒙古族所居住的辽阔宁静的大草原相比,华北大地上北京的大都市发展状况明显地要比大草原上农牧区的经济状况繁华热闹。

    朝鲜族受访者对“城里与家乡农村的主要差别”的最突出印象是,城市比家乡要“生活条件好”(22.0%)。这说明朝鲜族外出的经济目的比较明确,离开家乡追求的就是更好的生活。

    傣族受访者对“城里与家乡农村的主要差别”的最深刻印象是,城市比家乡要“车多人多”(25.7%)。来自云南的傣族过惯了宁静而悠闲的田园生活,所以对北京繁忙的交通状况最为敏感。

    藏族同胞则觉得“城里与家乡农村的主要差别”是“人际关系冷漠”(31.3%),城里人不像自己家乡的人那样热情好客、富有人情味。与上述几个民族所关注的城市特征相比,藏族非常依恋自己原有的乡情和亲情关系,这可能说明他们还没有在城市中建立起新型的人际关系。

    2.进城遇到的最大问题

    从少数民族地区来到北京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受大众传播媒体的宣传和周围邻里中“衣锦还乡者”的口述影响,对大城市生活怀有美好的憧憬。一旦置身城市,才发现原来城市并非“遍地黄金”,也不如想象中那么美丽和可爱,他们更多地在为各种工作和生活问题奔波。

    在北京,“城市适应课题组”对200多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在回答“在您的记忆中,进城工作或生活以来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时,“想家”(24.8%)和“缺少亲人好友”(19.3%)为头等问题,这是刚刚脱离充满亲情故乡的游子的“心病”。对于另外一些少数民族游子,他们心目中的难题是“找工作难”(18.3%)和“缺钱”(17.3%)等与生活和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不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城就业还遇到了“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遭人冷眼”等情况(见表2)。

    对进城遇到的最大问题,蒙古族、朝鲜族、藏族、傣族等不同民族受访者的选择分布有一定差异。从表2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蒙古族、朝鲜族、傣族等民族有一半左右的人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