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11月 |
加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支撑,也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前提。目前,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完备的,区域内交通四通八达,铁路、公路、机场、港口、邮电通信、电力等都已初步形成网络,城市化水平也比较高。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东北三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远未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的一体化格局。特别是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全面实施,要实现中央确定的振兴目标,建设新型的产业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区域,现有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发展速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振兴的要求。因此,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增强东北地区基础设施的整体功能,对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东北地区基础设施现状及其分析
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在2003年中央明确提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时,东北地区已经拥有了相对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但从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需求来看,仍有很大差距。
(一)交通基础条件较好,但总体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2003年,东北地区已基本形成了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区域内公路、铁路、内河运输线路总长度达到18.7万公里,运网密度达23.6公里/百平方公里,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东北三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92公里;内河航道总里程达到7687公里,其中三级以上的航道里程达1980公里;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27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为86个,综合通过能力达1.53亿吨。
2003年,东北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等连接中心城市的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道和省道为干线,以县乡公路为基础的公路网络。2003年,东北地区公路客、货运量达到10.1亿人和13.0亿吨,客、货周转量达到451.5亿人公里和480.2亿吨公里,东北三省已拥有客货运输等级站场1009个,其中二级以上的客、货运站场比重分别达到32.2%和27.6%,营运性载货和载客汽车分别突破50万辆和20万辆,通公路的乡镇和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分别达到99.8%和95.6%。东北地区主要公路通道交通量快速增长。沈阳—大连高速公路近13年来的交通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2%;沈阳—山海关高速公路2003年的交通量增长率高达22%;长春—四平、哈尔滨—长春、哈尔滨—大庆等高速公路交通量年均增长率也达到10%左右。便捷的交通为省际、城际间、城乡间的人员和物资流动提供了便利,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协作和交流,对于建立区域统一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等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东北海上运输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了以大连、营口港为中心,以丹东、锦州港为两翼、环辽东半岛分布的海上航运格局,目前已同国内所有港口以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海上运输网络。1995~2003年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递增11.3%,其中集装箱年均递增率达24.3%。2003年东北内河港口客、货吞吐量分别完成404万人和1600万吨,水路运输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对外对内开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东北地区共完成全社会客运量12.3亿人,旅客周转量1129亿人公里,货运量17.8亿吨,货物周转量4053亿吨公里,其中公路、水路运输共承担了82%的客运量、41%的旅客周转量、76%的货运量和40%的货物周转量。东北沿海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94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729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21万吨。内河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226个,千吨级以上泊位170个,综合通过能力达到1700万吨。
尽管东北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成绩显著,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在:公路总量不足,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偏低;高速公路尚未形成网络,干线公路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不高;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矿石、原油、集装箱等大型化、专业化码头数量少;港口功能单一,集疏运体系不完善;内河航运技术装备落后,内河航道条件有待改善,这就迫切要求扩大东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提高运输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见表1)。
表1 2003年东北三省主要港口情况表
东北三省根据“十一五”期间乃至到2020年东北地区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情况,计划到2020年,区域内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