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甘肃省改革探索的点滴记忆

    作者:冯亦兵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摘要:冯亦兵曾担任省体改委(办)副主任8年,省体改委(办)主任10年。这一段,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波澜壮阔展开、国情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本文回顾了令他感触深刻几项改革: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企业改革;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启动股票市场;规划设计,试点突破;总揽改革全局,协调各方利益。相信十八大必将给改革带来强劲的东风,深化改革必将迎来大有作为的新时期。

    我是体改战线的一名老兵。甘肃体改机构1985年成立,2005年撤并,存续21年,我在其中工作了18个年头,曾担任省体改委(办)副主任8年,省体改委(办)主任10年。这一段,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波澜壮阔展开、国情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我直接参与其中,可以说,为改革开放这一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贡献了半生的工作精力,对改革开放工作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时过境迁,今天回忆起来,仍然口有所动,心有所憾,感慨良多。有几项改革感触深刻,这里谈点体会,与关心改革的同志共勉。

    一 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进行了科学鲜明的总结,有3个关键词堪称经典,即“僵化”、吃“大锅饭”、失去“活力”。30多年来,我国的国企改革基本上就是围绕着解决“僵化”“大锅饭”“活力”7个字而进行的。

    国企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为了实现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先后搞了利改税、政企分开、厂长负责制,承包经营、转换内部机制、引入竞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精干主体、剥离办社会、职工下岗、培训安置,破产兼并、优胜劣汰、抓大放小、有进有退,调整结构,以及建立国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可以说,花样翻新,跌宕起伏,招数用尽。从总体上说,有进步和突破,但也有停顿、回潮和夹生饭,效果并不很理想。

    国企改革的这些连连招数,大体上可以概括为扩大自主权、转换内部机制、产权改革三个方面。初期扩大自主权,是政府还权于企业。多年教训,已有共识,做到较容易,企业活力大大释放了一下。而随后较长时间,改革总是在经营方式和内部管理上打转转,始终走不出去。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产权改革和有进有退的战略方针后,国企改革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此同时,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兴起,从外部大环境上也产生了压力,促使国企不得不深化自身的改革,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因为你不再是独生子,不再是唯一依靠的对象。但国企改革转型至今欠彻底,没有完全到位。国有资产出资人和政府职能搅在一起,感觉总有点儿四不像,政资如何分开,尚不明晰。一些垄断行业,市场准入门槛尚高,引入竞争不够充分,国资独大,仍吃偏饭,垄断经营,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改革。

    甘肃的国企改革进程与全国的步骤大同小异,基本如此。但甘肃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改革意识落后,改革经常是慢半拍,甚至还走过弯路。多数改革随了全国的大流,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改革、发展,同自己比,有进步,但同沿海比,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在较长时间内还有所扩大。只是最近几年情况才有所改观。

    改革初期,甘肃的国企有两个特点:一是经济规模不大,但国企比重很高,占到经济总量的90%以上,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格外关爱和倚重。二是全省274户大中型工业企业,超过200户由省和中央直管,主管部门特别强大。国企改革的第一步是简政放权,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强大的主管部门,遇到的阻力之大,可想而知。在主管部门的强烈要求下,甘肃一度曾将机械、电子、医药、煤炭、建材等几个管理部门改成集团公司、总公司,搞了行业的企业化。实际上,这种改革不但没有进一步放权,还收回了一部分已下放给企业的自主权。这是典型的行政性公司,是凌驾于企业之上的空壳公司,没有多大生命力,运行了几年,由于效果不佳,不得不解散。

    甘肃的改革也曾经尝试过搞点自己的特色。在国家提出所有制、产权改革的议题后,由省体改委参谋筹划,省政府于1993年出台了《甘肃省城镇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1999年出台了《甘肃省股份制企业内部职工持股暂行办法》,在甘肃推行了一段“股份合作制”和“职工内部持股”改革,先后有近百户企业试行。但由于职工工资低、没有多余的钱参股,企业因股东多、决策分散困难,企业的效率、效益不高,吸引力不大,没有推广开。

    国企改革为什么荆棘丛生,曲折复杂,甚至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阻力来自哪里?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是来自于几十年计划经济的习惯势力,改革者们没有充分估计到它的强大和顽固;而随着改革成果的积累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