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
2009年8月开始,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干旱气候,云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区市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形成数十年乃至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直至2010年5月上旬才逐步缓解。其中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来水为历史最少。干旱的趋势延伸至湖南、广东、甘肃、河北、山西、宁夏和西藏等省区,长江上游也出现罕见枯水位。特大旱情对上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统计,截至2010年4月1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8亿亩(多年同期均值为1.0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659万亩(重旱2623万亩、干枯1680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123万亩;有2213万人、1761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均值分别为1144万人、893万头)。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四省(区)耕地受旱面积8909万亩,占全国的76%,作物受旱7041万亩(重旱2406万亩、干枯1658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1868万亩;有1770万人、1329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5%。[1]
2010年5月下旬~6月上旬,我们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受灾严重的河池市及下辖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山县(三县简称东巴凤)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对当地的抗旱救灾工作进行调查,作为对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发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危机应对状况的补充研究。[2]我们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反映出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方面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 旱情概况及其成因分析
(一)河池市基本情况
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东连柳州、南界南宁、西接百色、北邻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主要分布于边缘地带,北有九万大山,西北有凤凰岭、东风岭,西和西南有都阳山、青龙山等山脉。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北部的无名峰海拔1693米,是河池第一高峰。
河池市现辖金城江区、宜州市、南丹县、天峨县、东兰县、凤山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11个县(市、区)、139个乡镇(含11个民族乡、1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为3.35万平方千米。截至2008年年底,全市总人口为404.57万人。[3]境内有壮、汉、瑶、苗、毛南、仫佬、侗、水八个世居民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有9个县(市)108个乡镇属革命老区,各族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和巨大奉献,其中东巴凤(即东兰、巴马、凤山)三县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就有3905人。
河池市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而炎热,冬短而暖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降雨量为1768.3毫米,但年内降雨量分配不均,4~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年均气温20.3℃,极端最高气温为39.7℃,极端最低气温为-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6%。境内地形多样,结构复杂,山岭绵延,岩溶广布,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岩溶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11个县(市、区)均为石山地区,石山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59%,平原和台地只占6.3%,其余为土山丘陵和土山山地。石山地区属峰林谷地和峰丛洼地两种类型。峰林谷地主要集中在宜州、金城江、罗城、环江等县(市、区),在峰林之间有长条谷地和洼地延伸,其间有长流河水灌溉,耕地较集中,水利条件较好。峰丛洼地俗称大石山区,主要分布在都安、大化、东兰、凤山、巴马等县,这些地区石山高大、山峰成丛、连绵不绝,缺土缺水、易旱易涝,生产条件十分恶劣。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河池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较为缓慢,属于典型的老、少、边、山、偏地区。全市11个县(市、区)中,有8个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1个是自治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财政自给能力非常低。
河池市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一是矿产资源丰富。全市目前已发现矿种59种,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保有储量居广西首位的有锡、铅、锌、锑、银、铟、镉、硫、砷九种。其中,锡金属储量占全国的1/3,居全国之首;铟金属储量名列世界前茅;锑和铅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