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
一 风电产业发展
(一)中国的风能资源和开发情况
中国属于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国家。根据国家气象局的计算,排除掉制约风电开发的因素后,陆上离地面50米高度达到3级以上风能资源的潜在开发量约2380GW;中国5~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可装机容量约200GW(李俊峰等,2011)。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在两大风带:一是“三北”地区(西北、东北和华北北部);二是东部沿海陆地、岛屿及近岸海域(中国价格协会能源供水价格专业委员会课题组,2010)。此外,内陆地区风能资源分布也很广泛,可满足风电大规模发展需要。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风能资源与美国接近,远远高于印度、德国、西班牙等国。
中国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有:①中国风能资源春季、秋季和冬季丰富,夏季贫乏。②风能资源地理分布与电力负荷不匹配。中国风能资源最丰富区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这些地区当地的消纳能力有限;东部和中部地区电力负荷大,但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少(李俊峰等,2011)。
至2011年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2.4GW,有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有了自己的风电场,风电累计装机超过1GW的省份超过10个;海上风电共完成吊装容量242.5MW(李俊峰等,2012)(见图11-1)。陆上风资源丰富,一、二类风力资源区已经基本被开发完毕,低风速、高海拔地区成为新的开发热点。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家能源局提出了集中式和分散式开发并重的思路,至2015年并网风电装机将达到100GW。
图11-1 2000~2011年中国风电装机情况
(二)政府引导的风电市场和制造业发展
中国的风电市场和制造业是在中央政府的引导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并网风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1989年底累计装机容量为4.2GW,至2011年,累计装机容量已达62.4GW(并网装机容量45GW),居世界第一位。总体看来,中国风电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初期示范阶段(1986~1993年)、产业化建立阶段(1994~2003年)、规模化发展阶段(2004~2010年)和调整阶段(2011年至今)。
1986~1993年是中国并网型风电的初期示范阶段。1986年5月,第一个风电场在山东荣成马兰湾建成,其安装的Vestas V15-55/11风电机组,是由山东省政府和原航空工业部共同拨付外汇引进的。总体来说,此阶段风电发展的特点是利用国外赠款及贷款建设小型示范风电场,风电机组购买的是国外产品,风电电价水平基本与燃煤电厂持平。政府的扶持主要是在资金方面,如投资风电场项目及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制(李俊峰等,2007)。
1994~2003年是中国风电产业化建立阶段。在第一阶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优惠的鼓励政策。原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分别通过“双加工程”[1]、乘风计划[2]、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进行产业扶持,支持建立了首批6家风电装机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李俊峰等,2008)。这一时期国产风机制造业逐渐建立,以新疆金风为首的一批企业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
2004~2010年是风电的规模化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利用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带动中国风电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2003~2009年,国家共组织了6期特许权招标,确定了74个风电场工程项目,总设计装机容量达到14.05GW。2005年开始开展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2008年开始开展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2009年7月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1906号),出台了按资源分区的四类风电上网电价,至此风电发展的市场机制正式建立,而2009年和2010年的新增装机容量也相应达到13.8GW和18.9GW。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风电发展仍是粗放型增长。
政府引导着国内风电市场不断扩大规模,为风电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00年以前,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认知程度很低,市场份额不到10%。2005年中国风机制造企业包括整机制造企业和零部件制造企业迅速发展,国产兆瓦级风电机组陆续投入运行。2006年,内资企业整机产品市场投放量约540GW,市场份额占41.3%,比前一年提高11%。至2009年,中国已有43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能够生产风电机组;在零部件制造方面,有叶片、齿轮箱、发电机、控制系统、变流器、主轴、轮毂、轴承等生产企业近200家,占据了87%的新增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