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
“十二五”期间,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是上海发展转型的关键任务之一。构建一个符合上海自身特点的社区服务体系,既是着力改善民生、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又是转变发展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增强城市认同感和吸引力的必要保障。为此,应当深入审视以往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优点和不足,切实提升并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意识和水平,克服城市社区服务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构建一个符合上海自身特点的社区服务体系,真正建设宜居的幸福社区、幸福城市。
本部分依据《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的内容,结合上海的特点,将上海社区服务体系分为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社区救助服务、社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社区文化体育教育服务、社区安全服务、社区环境保护服务、农村社区生产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等八大社区服务体系。
一 上海社区服务体系的发展阶段及现状特点
(一)发展阶段
本部分仅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社区服务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上海社区服务已发展了30年,在这30年里,上海市社区服务体系经历了“雏形——拓展深化——基本完善”的发展阶段,在“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系下,上海社区服务体系顺利进入了“全面提升”的阶段。基于此,我们可以把上海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分为四个阶段。
1.社区服务体系网络框架的雏形阶段(1980~1991年):起步早,初步实现设施网络化
上海社区服务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而我国社区服务在1986年民政部的社区服务会议之后才开始发展。上海市社区服务开始时间早于全国,这是因为当时上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大量老年人缺少照顾,面对突如其来的老年人社会服务需求,社区服务应运而生。在此期间,上海市首先提出“市-区-街道-居委会”四个层次一条龙,社区服务设施网络化的工作目标,为社区服务的全面启动拉开了序幕。然后,社区服务开始由点到面、由单项服务向系列服务发展,服务内容逐步向物质和精神生活并举发展,社区居民有组织地参与发展。在理论指导和宣传指引下,社区服务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参与率,设施网络化街道达72%以上,为提高全市社区服务整体水平奠定了基础。[1]由此,初步建立了社区服务体系,顺利度过了社区服务体系网络框架的雏形阶段。
2.社区服务体系的拓展深化阶段(1992~2002年):基本做到了服务对象全社会、内容全覆盖、手段全方位
上海的社区服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从1992年起连续9年被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政府搭台,民政牵头,各方参与,居民互助”的方法,扩大了服务范围、充实了服务内容、提高了服务质量。在这个阶段,经过十年的发展,上海市社区服务形成了服务内容丰富、设施齐全、形式多样,比较完整的服务网络和服务队伍,并建设了“上海社区服务网”,实现了全市社区服务热线联网,基本上做到了服务对象全社会、内容全覆盖、手段全方位,满足了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需求,是社区服务体系的拓展深化阶段。
3.社区服务体系的基本完善阶段(2003~2010年):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三个中心”为基本单元
在这个阶段,“完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是上海市社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2007年,上海市政府《关于完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市政府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文化活动等“三个中心”为基本工作单元,全面推进社区服务在上海289个社区的“全覆盖”。同时,社区服务还向商业、就业救助、社会福利等各个领域进行积极拓展,社区服务体系得到了基本完善。因此,这个阶段是上海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完善阶段。
4.社区服务体系的全面提升阶段(2011年以后):迎来“后世博”时代
2011年,上海迎来了“后世博”时代,同时也拉开了“十二五”建设的序幕。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为老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基层社区建设”等社区发展任务,体现了市政府对社区发展的重视。在社区服务体系的全面提升阶段,应借鉴世博城市管理经验发展社区服务体系,把重点放在突破社区体系建设的问题瓶颈上,逐个击破,最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