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
作为国家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北京发展会展产业拥有得天独厚、无可比拟的优势。近些年来,北京会展业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认可,在政府、业界、企业与相关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带有北京色彩和首都特色的会展经济。
一 北京会展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十一五规划指标基本实现
“十一五”期间,北京将会展业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率先制定了旅游与会展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北京会展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十一五”期间,北京会展业得到充分、健康、有序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完成了规划预订的目标。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会展业发展规划对会展业的年均增长预期为20%~30%,到“十一五”期末预期经济目标为151亿~226亿元。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五”规划期末2005年北京会展收入为61.1亿元,2010年全市会展业直接收入达到172.48亿元(见图1),5年内增长182.3%,年均增长23.1%,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
表1 “十一五”时期北京会展业规划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
(二)会议产业蓬勃发展,会都地位初步确立
北京的会议业在“十一五”期间保持了快速发展趋势。据统计,2010年,北京举办各种会议25.68万个,比2005年增长48%;接待参会人员1731.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8.36%;实现会议收入95.74亿元,比2005年增长184.7%,年均增长23.2个百分点;其中,国际会议收入10.12亿元,比2005年增加212.76%,年均增长25.6个百分点。根据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的统计,2009年,北京举办国际组织的年会或大会96个,在全球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十,在全国位列第一;2010年,北京举办国际组织的年会或大会98个,在全球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十二,在中国大陆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大城市位列第一。
根据国际通行惯例,会议按主办方性质可分为政府会议、社团会议和企业会议三大类,按内容性质可分为商务会议、学术会议和业务培训几类。“十一五”期间,北京社团和企业等以市场运作为主的会议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8年,由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主办,中国地震局与建设部联合举办的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在北京召开,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官员和企业界人士近3000人参加。2009年7月,第23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在北京召开,会期6天,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学者、生物保护人士和各级管理人士及决策者参加。2009年10月,世界高血压大会暨第十一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来自全球的4000余名相关领域临床专家和医师代表出席。2010年8月,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ISME)在北京开幕,65个国家的3000多名音乐家、学术代表,以及50个国内和47个国际演出团队的2000多名演员参与。大会期间共举办了66场音乐会、6个学术论坛以及25堂教学展示课、700多场学术研讨会,并举办了第二届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之夜——民俗音乐狂欢”,通过音乐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国的文化、历史和教育理念。
企业会议是会议产业的又一重要市场。2009年11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指导、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09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有6000余人次参加本次大会,近200位嘉宾作了演讲。2010年10月,甲骨文全球大会(Oracle Open World)和甲骨文开发者大会同时在北京举办,接待了9000名中外参会者。
(三)展览产业内涵发展,品质影响大幅提升
受诸多因素影响,北京展览发展曾受到一定制约,展览总数先增后减,但展览面积规模和直接收入呈稳步上升趋向,北京展览品质提升,内涵发展的态势明显。2010年北京举办各类展览1196个,展览总面积近900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207万平方米。收入70.4亿元,数量比2005年减少49.5%,收入增加237.5%,与其他兄弟城市相比,北京展览品牌化、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行业导向性和政策导向性特征更为突出。
1.面向全国市场需求 专业品牌展会发展迅速
依托首都和总部经济优势,在北京举办的大型专业展览会面对的是全国的市场,甚至是亚洲市场。受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和市场需求的刺激,近年,专业品牌展会成长十分迅速,单个展会实现展出面积翻番,甚至连续翻番的展会不在少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