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
作为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之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是西方机制主义的思想的具体应用,既是亚洲本土区域经济合作主义思想传承发酵的结果,也是欧美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主义思想嫁接的表现;既体现了亚洲经济体通过一体化谋求合作红利的愿望,也包含了美国力图主导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分享亚洲崛起红利的盘算,经历了亚洲自主孕育、美国借机主导推动两大发展阶段。
一 TPP的扩展过程
TPP是在P4[有关P4的具体情况见本文附件: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P4)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美国宣布加入P4谈判后,就开始TPP的扩展过程。
按照美国设定的标准,TPP谈判的核心内容是要制定新规则,被第一批TPP 9成员称为21世纪的协定,主要是要解决边界内的问题,而边界内的问题主要涉及新兴经济体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政策、劳动力,甚至包括国有企业行为规范及各方面。谈判内容包括货物、服务、投资、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竞争政策、劳工、环境等29个章程,目前已完成7个章程的谈判。谈判均不考虑参与谈判国家的发展状况,采取“一刀切”的自由化原则,尤其在知识产权保护、基础产业的对外开放方面,要求比WTO更为严格。
2008年2月,美国宣布加入P4谈判,并邀请澳大利亚和秘鲁参加,试图通过缩小谈判范围,降低谈判难度,先达成小范围协议,然后推广到整个亚太的方式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但这个路径虽然消除了成员方过多的障碍,但并没有消除因开放度过大带来的参与方对经济安全的担忧。2009年11月,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澳大利亚和秘鲁同意加入。美国开始借助P4原有协议,开始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主导谈判,TPP产生并进入迅速扩张的轨道。2010年,马来西亚和越南宣布参加TPP谈判,因而智利、新加坡、新西兰、文莱、美国、秘鲁、马来西亚、越南和澳大利亚这9个国家形成TPP谈判的创始成员集团,即T9。这标志着TPP正式进入世界经济舞台,旨在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截至2012年7月,TPP已完成十九轮谈判(见表1),目前已经进入开放底线谈判的关键期。
表1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历次谈判情况
续表
第一轮谈判。2010年3月15~19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首轮谈判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参与谈判的国家共有8个:智利、新加坡、新西兰、文莱、美国、秘鲁、越南和澳大利亚。此次谈判内容涉及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电子商务、服务和知识产权等议题。其中,美国强调的是清洁能源等新兴行业,力促其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二轮谈判。2010年6月14~18日,第二轮TPP谈判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参与国为新加坡、文莱、新西兰、智利、越南、美国、澳大利亚和秘鲁,共8个国家。TPP成员国讨论了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与TPP之间的调和问题,就市场准入的谈判框架和步骤提出草案,并提出监管机制协调、给予中小企业优惠待遇、规则一致性、竞争力、供应链、发展与区域整合等“横向协调”问题,谈判还确立了新成员加入的程序,即新加入成员必须与TPP每个成员国讨论双边协定与贸易问题。
第三轮谈判。2010年10月5~8日,第三轮TPP谈判在文莱达鲁萨兰举行。会谈决定吸收马来西亚为TPP的第9个成员国。会议建立了24个专业洽谈小组,就各个领域问题进行了逐个讨论,并完成了部分协议草案的起草工作。
第四轮谈判。2010年12月6~10日,第四轮TPP谈判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24个专业洽谈小组分别讨论了削减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市场准入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通关手续、商务活动、劳动、贸易的技术壁垒、政府采购、竞争政策、投资、卫生植物检疫措施、原产地规则、服务贸易、环境、电子商务等议题。
第五轮谈判。2011年2月14~18日,第五轮TPP谈判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会议期间,成员国推进了撤销包括农业领域在内的所有商品关税的工作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