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秦岭碑刻及其研究状况报告

    作者:吴敏霞 党斌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摘要:经初步田野调查,从目前已经取得的数据来看,秦岭南北麓包括西秦岭,现存与历史记载的碑刻有5000余通,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南三省的30余个县区;秦岭碑刻大致有公私文书、乡规民约、兴修水利、保护森林、人物传记、佛道儒家经典、民俗历史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宗教、人物等诸多方面,文体包括有纂言、记事、述德、诗文、艺术等;研究秦岭碑刻,兼具学术研究、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等多重意义与价值。

    莽莽秦岭,横亘于中国内陆腹地,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是黄河、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中国的中央国家公园。广义的秦岭,是指横亘于中国中部呈东西走向的一座山脉,西起甘肃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穿越陕西,东至河南的伏牛山,东西长约1600千米,南北宽100~200千米,巍峨耸立,气势磅礴。狭义的秦岭,是指大秦岭山脉的中段部分,即介于关中平原和汉水谷地之间的山脉,习惯上华阴以南称太华山,华县以南称少华山,长安以南称终南山,眉县以南称太白山,宝鸡以南称大散岭。这里曾经是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汇集地,现存历史文化遗迹不可胜数,作为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碑刻,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秦岭范围内存留下来的碑刻数量巨大,价值颇高。针对秦岭碑刻的调查、保护、开发、利用,以及对其地域特点与价值的考察与探究,既是相关学科如历史学、文学、宗教学等研究的需要,也是打造大秦岭文化品牌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兼具学术研究、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等多重意义和价值。

    所谓秦岭碑刻,不仅指现存于秦岭腹地、秦岭南北麓及西秦岭山体蔓延部分的碑刻,而且指出土或原立于秦岭、今存藏于其他地方的有关碑刻,亦在考察之列;同时,通过翻阅历史资料,包括正史、杂史、野史、笔记、志书、金石文献等记载,历史上的秦岭碑刻佚碑存拓、佚碑存文、佚碑存名者,也包含其中。本篇所涉及的秦岭碑刻,以陕西境内秦岭南北麓现存碑刻为主体,旁涉甘肃、河南相关县区所存碑刻。

    经初步田野调查,从目前已经取得的数据来看,秦岭南北麓包括西秦岭,现存与历史记载的碑刻有5000余通。时间跨度上,上至先秦时期,下迄民国末年,共计2600余年。按历史朝代来分,先秦两汉时期的有21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有63通,隋唐五代时期的有440通,宋金元时期的有257通,明代的有462通,清代的有3181通,民国时期的有495通,民国之前年代不详的有177通。延绵的秦岭,特别是秦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秦岭见证了商周的文明、春秋战国的角力纷争、秦汉时期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巩固、魏晋南北朝频繁的朝代更替、隋唐两代帝国的强盛繁荣、宋元明清数百年间的民族文化融合以及民国年间的动荡岁月。秦岭碑刻正是数千年中华文明重要的实物见证。

    秦岭碑刻在形制上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为碑,即竖石于地,刻有文字,完整者有碑首、碑身、碑座,碑又分为卧碑、竖碑;第二类为碣,即镶嵌于墙体上的矩形或方形石,上刻有文字;第三类为墓志,即刻石埋葬于地下,与墓主同室而置,主要记载墓主生平、事迹、籍贯、族系、职官、妻、子、葬地等内容,墓志也包括刻石置于塔下或镶嵌于塔上,记载塔主生平、事迹、道行等内容的塔铭,塔铭一般与宗教特别是佛教高僧大德相关;第四类为造像题记,即佛教、道教信徒作为发愿人于佛、道教造像碑身题记留名,记载造像缘由及造像人发愿文;第五类为摩崖石刻,即就山崖方便之处刻字留存。

    秦岭碑刻的分布,涉及行政区划包括甘肃、陕西、河南3省的30余个县市区。在甘、陕、豫三省所涉各县市区,碑刻多有相对集中且主题鲜明的分布点,如天水玉泉观、伏羲庙、留坝张良庙、勉县武侯祠及武侯墓、略阳灵崖寺、洋县智果寺、城固五门堰、旬阳文庙、周至楼观台、户县重阳宫、户县草堂寺、长安区博物馆、临潼华清池、华山西岳庙等。此外,仍有大量的碑石分布在广阔的秦岭山脉之间。从目前考察的情况来看,秦岭碑刻的地域分布,表现为相对集中与广泛分布相结合的特点。这样的分布特点,一方面与秦岭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秦岭东西跨度极大,这就直接决定了其碑刻分布的广泛性;另一方面,碑刻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地域性的文化在碑刻上的体现,表现了碑刻的区域文化特征。所以,各地都会出现相对集中的碑刻文化单元。

    根据《金石录》、《关中金石记》、《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雍州金石记》、《地理通释》以及各类地方志文献记载,秦岭碑刻在历代皆有流失。比如,南北朝时期王褒所撰的《温汤铭》[1],原碑早佚,现仅存其文;刻立于隋大业二年(606)的《唐高祖为子祈疾疏》[2],原碑及元朝重刻碑皆已亡佚;原存于陕西临潼骊山行台大门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