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
陕西地方戏剧文化资源主要指流传于陕西的中国传统戏剧——戏曲。过去它是陕西人最重要的文化娱乐手段,甚至成为其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陕西民众的认识与思维方式。陕西地方戏剧文化源远流长,近代一些戏剧史学家曾有“中国戏剧源于西北”之说。早在新石器时代,陕西长安县客省庄龙山文化和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中就已经拥有了乐器陶钟和陶哨;到了西周时期出现了反映周武王伐纣的乐舞《大武》,周成王时制定礼乐制度,建立起国家音乐教育和演出部门大司乐;到了先秦秦穆公以礼乐治国,出现了散乐戏剧和俳优演艺,后又历经汉代的散乐“百戏”;到了唐代陕西关中地区民间经常演出的节目有傀儡戏、参军戏、瞋面戏等;发展到晚唐则形成了戏剧情节比较复杂,男女角色搭配,多人演出的“参军戏”;至宋代有杂剧,南宋南戏,元代有杂剧;到明清之际,陕西地方戏剧空前繁荣,种类丰富,深深在陕西丰厚的民间艺术土壤中扎根,繁衍不息。当代的中国传统戏曲从其正式诞生到现在已经发展了800余年,产生了300多个剧种。据不完全统计,陕西有地方戏曲剧种近三十种,其剧种占到全国的1/10左右。
一 陕西地方戏剧的历史和现状
(一)陕西地方剧种的历史渊源
据现有资料,陕西地方戏剧早在宋代就已出现,1978年延安甘泉县宋墓中出土的秧歌砖雕,反映了陕北秧歌的雏形,它是陕北秧歌戏的原始形态。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实行了“助强扶弱”、“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数年发展,陕西地区一改元末明初的“关中贫瘠”、“野多旷士”的破败景象,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加上政府倡导用戏剧教导,要求亲王对待黎民百姓“或亦以教导不及,欢以声音感人”(《张小山小令序》),遂出现了尚好乐舞的风气,为戏剧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也为陕西地区爱好戏曲风气的形成、传统戏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梆子、乱弹为主的陕西地方戏曲艺术在这种环境下日渐发展,到了明代中叶秦腔在陕西西府和陇东一带产生。清初,秦腔已在陕西关中各地广为流传。秦腔名伶魏长生于1774年和1779年两次带秦腔入北京演出,“名动京师”,“观者日至千余”。陕西人特别是商人在其他地方的活动,促成了秦腔在“江、广、闽、浙、川、云、贵等省皆所盛行”,在全国亦出现了与昆山腔相峙的梆子腔戏曲家族。秦腔对陕西和全国其他戏曲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秦腔被戏曲史学界公认为梆子腔家族的鼻祖。受它表演内容和宣传形式的影响,陕西各地原先流行的秧歌、道情、曲子、花鼓、碗碗、弦板等民间演唱方式,先后演变成了众多地方戏曲剧种。到明清之际,陕西已形成梆子腔、皮簧腔、道情、花鼓、曲子、秧歌、吟诵戏和影偶戏8个腔系30余品种的戏曲剧种。
清初,陕西第二大剧种汉调二簧(又称“山二簧”、“土二簧”或“陕二簧”,辛亥革命后亦称“汉剧”)在陕南汉水流域出现。它的唱腔以西皮、二簧为主。西皮(俗称“汉调”)来自西路秦腔演变而成的襄阳腔,二簧则是由安徽经湖北溯汉水而上传入陕南的,因此该剧被称为“汉调二簧”。汉调二簧用陕南汉中方言演唱,糅合了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等曲调,吸收了昆曲等曲调。
仅流传至今的秦腔传统剧目就多达3000种。
(二)陕西地方戏剧的剧种
陕西现存地方戏剧有30多个剧种,包括同州梆子,秦腔,汉调桄桄,西府秦腔,阿宫腔,老腔,线腔,弦板腔,碗碗腔,汉调二簧,商洛花鼓戏,大筒子戏,八岔戏,端公戏,道情戏(有关中道情、陕北道情、商洛道情、西府道情),迷胡,西府曲子,秧歌戏(有关中秧歌戏、陕北秧歌戏、韩城秧歌戏、渭华秧歌戏),陕北二人台,平利弦子戏以及跳戏等。
秦腔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剧种,又叫“梆子腔”(用枣木梆子作为击节乐器),俗称“桄桄子”(因梆子击节发出“桄桄”声)。秦腔音乐属板腔体结构(又称“板式变化体”)。[1]其板式按照变体原则共有六种:慢板、二六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秦腔角色非常丰富,分为十三门,包括老生、须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等。
陕西地方戏剧同州梆子,又名“东路秦腔”,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同州梆子在明清极盛之时曾经传至北京、山西、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