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
2014年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元年,全省紧紧围绕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个核心和方向,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改革力度,激活农村经济社会活力,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全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十一连快”。畜牧业生产形势好转,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农资市场运行平稳,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过半,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快速发展。
一 2014年全省农业生产稳中有进
1.粮食总产实现“十一连增”
2014年,河南省按照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规划,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应对秋季严重干旱的考验,粮食在高起点上继续增产,连续四年超过1100亿斤,粮食总产量达到1154.46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9.5%,比上年增产11.72亿斤,增长1.0%。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长,达到15314.7万亩,比上年增加192万亩,增长1.3%。其中,夏粮播种面积8150万亩,增长0.7%;秋粮面积7164.7万亩,增长1.9%。
(1)夏粮十二连增,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2014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达667.80亿斤,比上年增产20.76亿斤,增长3.2%,实现连续十二年增产、连续七年超过600亿斤,夏粮总产继续位居全国第一。2014年夏粮平均亩产首次突破400公斤,达到409.67公斤,比上年平均每亩增产9.8公斤,增长2.4%,表明河南省夏粮已迈上高产新台阶。
(2)秋粮减产。2014年,河南秋粮产量486.66亿斤,比上年减产9.04亿斤,减幅为1.8%。2014年秋粮生产形势较为严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天气影响。6、7月份,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使河南省遭遇63年来的严重旱情,尤其是豫中、豫西部分山区丘陵地块,受旱严重;9月上中旬,全省又遭遇连续阴雨寡照天气,对秋粮产量形成及品质造成了不利影响。
尽管秋粮减产,但由于夏粮增产,夏盈补秋亏,全年粮食总产量继续实现增产。大旱之年粮食实现增产,更加凸显了河南省粮食生产的优势,不仅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粮食连续增产,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根本在耕地。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标准粮田建设,目前已建成3000多万亩。高标准粮田建成区粮食单产大幅提高,有效地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再加上土地整治对土壤质量的改善等措施,耕地产出能力提高,奠定了粮食生产的基础。
命脉在水利。近年来,河南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持续增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完善。全省积极整合各类资金,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农田灌排渠系清淤等重点工程项目,大力推进全省农田水利建设,灌溉条件得到改善、灌溉面积得到增加。2014年,在严重干旱考验下,灌溉条件好、水利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保持了稳产高产,为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出路在科技。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四成。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秸秆还田等农业科技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本省粮食生产能力。
动力在政策。2014年,中央安排的农业“四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种粮热情高涨。中央财政下拨农作物种粮补贴资金214.45亿元,实现了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全国覆盖。为了让农民种粮心中有数,中央继续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及早预拨农业“四补贴”,及早发布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多方面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2.棉花种植减少,油料、蔬菜生产稳定
(1)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皆降。由于棉花种植费工费时且效益不佳,棉花种植大幅减少。2014年全省棉花播种面积230万亩,比上年减少50万亩,同比减少17.9%;棉花产量14.7万吨,同比减少22.5%。
(2)油料播种面积增加,产量略降。初步统计,2014年全年油料播种面积2397.4万亩,比上年增加12.5万亩,增长0.5%;产量584.0万吨,同比减少0.9%。其中,油菜籽86.3万吨,同比减少3.9%;花生产量471.2万吨,略降0.03%;芝麻产量25.7万吨,同比减少4.3%。
(3)蔬菜生产稳定。2014年以来,河南省蔬菜产业发展迅速,结构不断调整,品种日益丰富,档次不断提升,大部分蔬菜品种生产稳定、市场供应充足。2014年全省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