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2月 |
构建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的重要内容,也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着眼于三化协调、四化同步提出的“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本文以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从梳理河南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的历程出发,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剖析河南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完善河南现代市场体系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河南经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统计的基础性作用。
一 河南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显现出明显的渐进性、阶段性特征
现代市场体系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过程之中,它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其中,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核心,现代市场经济只有借助完整的市场体系,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在改革开放以前,市场与商品买卖曾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挖社会主义墙脚”予以革除,造成社会商品供给极度困难。1979年,全省城乡集贸市场只有2684个,成交额仅13.67亿元;社会商业网点为12.02万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总方针的确立,为河南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纵观河南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培育、改革和发展,经历了从商品市场建设为主到不断推进要素市场建设的发展过程,显现出明显的渐进性、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1978~1984年):以农村改革为主导,河南市场体系建设破土而出,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第二阶段(1985~1992年):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多年来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逐步扩大非公有制企业的产业领域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革,已经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商品市场建设全面展开,金融市场开始启动多元化转型,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开始形成。
第三阶段(1993~2001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肯定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之后,河南开始真正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走向市场经济。自此商品市场进入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劳动力市场的雏形基本形成,技术市场得到重视并开始启动发展。
第四阶段(2002~2007年):以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内部的改革要求和外部的开放压力推动着河南经济领域加快规范创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全国统一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商品市场规范成熟,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作用明显增强,技术市场较快发展。
第五阶段(2008年至今):中共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为进一步深化市场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商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劳动力市场优势明显,技术市场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 河南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已经站在较高的历史起点上
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规模的市场体系建设,全省形成了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较为完备的现代市场体系,有效支撑了河南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2013年,全省市场主体达4794738个,其中,法人企业544716个,是1996年的2.46倍。
1.商品市场繁荣发展
一是商品市场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充分肯定集市贸易和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