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双顺风”中的2011年拉美经济形势

    作者:江时学 出版时间:2012年01月
    摘要:2011年,虽然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洲陷入了债务危机,但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在大部分时间内呈上升态势,而且国际流动性也较为充裕。这使绝大多数拉美国家受益匪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拉美遇到的这一良机称之为“双顺风”。然而,这一“双顺风”也使拉美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2012年拉美经济形势的走向将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内外因素:外部因素能否得到改善;能否正确利用“双顺风”中的积极因素;能否加强区域合作,将合作的领域从商品贸易扩展到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海关以及科技创新。联合国拉美经委会预测,2012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加之拉美的一些主要国家将为遏制通货膨胀压力而控制经济增长过热,因此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到4。1%,大多数国家的增长率在4%~5%之间。
    Abstract:In 2011,despite the sluggish growth of the US economy and the worsening debt crisis in Europe,most commodity prices rose on the world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liquidity was abundant,creating what the IMF called "a double tailwind" for Latin America.At the same time,however,the tailwind also poses challenges for the region's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Latin America's GDP growth rate in 2012 will be determined by ①whether external environment can be improved;②whether the region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double tailwind";and ③whether regional cooperation can be strengthened not only in trade but also in such areas as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infrastructures,transportation,custom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ccording to ECALC,in 2012,thanks to Latin America's efforts to curtail inflation and due to weak recovery of the world economy,the region's GDP growth rate will be reduced to 4.1 percent.

    一 2010年拉美经济形势的回顾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的拉美经济增长率为-2.1%。自2009年下半年起开始,拉美经济恢复增长。根据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统计,2010年拉美经济增长率高达5.9%。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增长率不尽相同,南美洲国家为6.4%,中美洲国家为4.0%,加勒比国家仅为1.0%(见表1)。[1]

    表1 2009~2012年拉美经济增长率

    2010年拉美经济的强劲复苏既得益于政府实施的反周期财政政策和其他一些反危机措施,同时也得益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例如,外部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国际市场上一些初级产品的价格,从而改善了大多数拉美国家的贸易条件,特别是出口贸易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大多数南美洲国家更是受益匪浅。然而,中美洲国家和加勒比国家的贸易条件未能得到改善。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财政刺激政策在2010年也开始逐步退出,从而使财政状况得到好转,财政逆差相当于GDP的比重从上年的2.9%减少到2.4%。但财政状况的好转尚未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5年的平均水平。那时,在拉美的主要国家中,大部分能保持财政盈余,而在2010年,只有少数国家能实现这一目标。

    经济的复苏使2010年的失业率下降到7.6%,就业机会的质量也有所改善。这使得贫困率从2009年的33.1%下降到2010年的32.1%,极端贫困率从同期的13.3%下降到12.9%。此外,失业率的下降和信贷的增加还刺激了私人消费,并扩大了私人企业的投资。

    经济的复苏增大了通货膨胀压力。此外,国际市场上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也影响了拉美的物价。因此,拉美的通货膨胀率从2009年的4.7%上升到了2010年的6.2%。

    为预防通货膨胀压力的进一步上升,一些拉美国家收紧了货币政策。在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巴西、智利和秘鲁等国,央行适当提高了政策利率,而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等国则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宽松程度已不及2009年。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拉美的进出口贸易分别减少了25.0%和22.6%。2010年,随着经济的复苏,进出口贸易分别上升了29.5%和26.7%。经常项目逆差相当于GDP的比重从2009年的0.4%扩大到2010年的1.2%。

    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性的增加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上回报率的下降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入拉美。2010年,流入南美洲国家和墨西哥的间接投资高达1092亿美元,首次超过进入这些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600亿美元)。但在中美洲国家和一些加勒比国家,外国投资的形式仍然主要是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的数量微乎其微。

    大量资金的流入以及出口收入的增加使得一些拉美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面临不小的困难,也促使其货币面临持续升值的压力。2010年,从名义汇率看,拉美11个主要国家的货币都有不同程度的升值,巴西、哥伦比亚和乌拉圭的升值幅度在13%以上。但也有少数国家(如阿根廷、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的货币在贬值。

    2010年,拉美国家经常项目逆差的扩大并没有影响国际收支,因为资本项目的顺差不仅弥补了经常项目的逆差,而且还增加了国际储备。2009年,拉美的国际储备为5670亿美元,2010年扩大到6551亿美元。

    虽然拉美国家的外债总额从2009年的8077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9444亿美元,但外债总额相当于GDP的比重则从20.2%下降到19.2%,外债总额相当于出口收入的比重从100%减少到94%。

    除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外,拉美还在2010年遭受了98次较大的自然灾害,经济损失高达494亿美元,22.3万人丧生。但在海地和智利发生大地震后,国际社会给予大量经济援助。这两个国家的国际收支中单方面转移项目分别增长了80%和118%。

    二 2011年拉美经济形势

    联合国拉美经委会预测,2011年拉美国家的GDP增长率为4.7%,人均GDP增长率为3.6%。各国的增长率不尽相同:南美洲国家为5.1%,高于拉美的平均数,中美洲国家为4.3%,而加勒比国家仅为1.9%。就国别而言,阿根廷、巴拿马和海地的增长率最高,均在8%以上。

    2011年的外部因素对拉美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的上升以及国际流动性的增加对不少拉美国家是有利的。但是,国际上的一些突发事件对不同的拉美国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例如,中东和北非的政局动荡导致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上升,拉美的那些石油进口国就不得不支付更多的进口费用。日本的大地震促使全球的生产链发生变化,拉美也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欧洲债务危机以及美国国债信用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