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
一 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回顾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从整体上看,这些变革基本上是围绕着调整政府权力结构,以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也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则是调整行政管理体制、机构和精简人员,转变政府职能。
1. 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期间,国务院受到了严重破坏,行政管理工作几近瘫痪。粉碎“四人帮”后,国务院很快恢复了部门管理体制。至1978年底,国务院工作部门达到了76个,但是仍在继续增设机构。到1981年,国务院所属的各种机构超过了100个,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机构设置的最高峰。机构膨胀使得国务院机构林立、职责不清、人浮于事、运转不灵,也导致了官僚主义作风的滋长。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党和政府作出了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从1982年开始,国务院率先进行了大幅度的机构和人员调整:(1)对国务院领导体制进行了改革,国务院副总理由13人减少到2人,设置了国务委员,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2)大幅度精简机构和领导干部职数,国务院所属机构由100个减少到61个,部委的正副职数减少为3~5人,部属司局正副职数减少为2~3人。(3)实现干部退休制度,规定部长任职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副部长和司局长一般不超过60岁,废除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4)精简人员,规定对当时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51000名机关工作人员精简25%。由于这次改革是在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全面开展的情况下进行的,未能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特征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因而是一次不全面不彻底的改革,已经精简的机构很快又恢复了起来,形成了一种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现象。[1]
2. 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
1988年国务院工作机构又增至72个,此外还成立了一批由各部委归口管理的机构,增设了一批非常设机构、政企不分的公司、政事不分的事业单位。增设机构、扩大编制、提高级别的趋势在某些地方政府甚至更严重。面对这样的情况,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必要通过机构改革进行精简和整顿。这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目标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1)转变职能,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使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逐步转变为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逐步转变为宏观管理,由部门管理逐步转变为行业管理。(2)下放权力,主要是向企业和基层下放权力,逐步理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3)调整机构,主要是调整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中的专业管理司局,调整党政重叠设置的机构。(4)精简人员,总体上按照20%的比例进行精简。(5)进行配套改革,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公务员制度,开办行政学院培养行政管理人才。从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务院工作机构由72个调整为68个,精简的数量不算大,但调整涉及的面不小。更为重要的是,这次的机构精简,是按照转变职能的方向和原则,本着加强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减少直接管理与部门管理的原则,着重对国务院的专业经济部门和综合部门中的专业机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合并,为建立一个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的新的行政管理体系打下了基础。[2]
3. 1993年政府机构改革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适应经济体制上的这种变革,十四大同时提出了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任务。1993年,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开始了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这次改革总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指导思想是,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通过这次改革,国务院部委由42个调整为41个,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仍设置15个国家局。国务院各部门行政编制总计48000人,按20%进行精简。这次改革,部委只减少了1个,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虽然减少了10个,但其中有些划归到党中央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