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
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相伴相生和拓展深化的。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人民民主权利的迫切要求,是围绕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和现代化事业大局的。政治体制改革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政治保证,也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和实现机制。
在不断深化的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下,通过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创新和丰富民主实现机制和形式,保证民主实现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和成就,并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民主建设之路。
本文将从“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一大的历史视角,对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和制度空间、基本脉络和现实进程、制度逻辑和路径特征、未来趋向和路径突破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有一个基于历史脉络的更深理解。也可以从中看出中国政治发展和民主建设的基本规律和路径特征。
一 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与制度空间
中国从近代以来追求民族自由和国家富强的现代化进程,为当代中国新时期的全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历史场景和社会基础,也为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确立了“全面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定位和历史逻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各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发展之路,这就历史性地规定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属性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以及通过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而也历史性地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空间。
因此,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是和中国共产党的整个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紧密相关、相伴而生的。
从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来看,有两个根本的历史主题和历史定位:一是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内外交困的总体性危机形势,历史性地决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主题是“救亡图存”。二是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政治逻辑,决定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命运,决定了当代中国政治改革与民主发展所依存的基本制度形态。[1]
从以上历史背景可以看出,考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视角和切入点是: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和历史主题决定政治逻辑和民主逻辑,历史空间决定政治空间,政治空间决定民主空间。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和政治发展中,并没有撇开历史场景和历史主题的独立建构的政治改革与民主逻辑。这有以下具体解读:
第一,从近代至今的中国历史主题依然是现代化。被迫上路的中国现代化进程,面临的首要任务一直是救亡图存和国家富强,唯一能实现此目的的正途就是现代化发展。中国近代以来发展的过程,就是现代化因素不断增多、现代化内容不断丰富、现代化生活方式不断成长的过程。这是任何民族国家要立于世界之林的无可逃遁的命运,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宿命。直到今天,中国的现代化依然“还在路上”,“中国道路”依然漫长。
第二,由中国的现代化“历史主题”所决定,中国的政治和民主建设,只能是服务于现代化发展的保障和手段。紧迫的历史主题和历史任务始终决定了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只是具有手段性和工具性,只是为了服务于国家的生存、发展和现代化。能够实现和胜任这一历史主题的政治制度就能生存和维系。从这一历史逻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一直倾向于集权和集中的体制,因为这一体制有利于集中和整合国家的有效资源全力实现现代化。二是民主一直是依附于政治制度体系中的一种属性和存在于一定空间。也就是说,政治服务于和依附于现代化,民主服务于和依附于政治。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与民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和逻辑。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逻辑中的胜出,中国现代化进程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轨道,社会主义政治基本制度体系得以建立。所以当代中国的政治与民主发展,就被定位在社会主义的属性上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轨道上。
第四,当代中国政治与民主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