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
2010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发布,《纲要》指出,人才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以及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人才发展则是在愈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取主动的重要战略选择。《纲要》还提出,要“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1],而建立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早已成为很多地区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人才优先发展机制和破解人才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换言之,对人才的尊重与重视是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与比较竞争优势的重要考量指标。
一 国内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概况
(一)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的基本概念及建设历程
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的概念源于经济特区的“特区”概念。经济特区是国家经济改革的“试验区”,人才特区则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人才发展规划、实现人才优先发展的“试验区”。因此,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也被称为“人才特区”,其精髓在于人才政策的创新,特点在于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改革试验。
2001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率先提出建设“人才特区”,并创新性地推出吸引优秀人才的一系列政策,突破了当时的人事管理制度。继深圳之后,江苏于2004年在全省多个地方进行试点工作,对人才工作的政策保障、体制建设、机制运行、资金投入、环境营造等实行了特殊的政策。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第一次在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概念,为人才特区的建设指明了方向。2011年,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与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将中关村示范区建成国家级人才特区,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战略高地,自此,我国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迈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二)国内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主要模式
1.按照人才发展试验区建设层次划分的主要模式
国际化人才发展试验区。北京中关村是第一个国家级人才试验区,目标是建立中国层次最高的国际化人才试验区。按照“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的原则,中关村人才发展试验区致力于营造与发达国家同样的科研、创业和人才发展环境,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各类人才团队,构筑创新型人才发展高地。中关村人才高山的集聚效应见表1。
表1 中关村人才高地的集聚效应
国内一流人才发展试验区。2006年,作为江苏省人才发展试验区建设的试点城市,无锡制定出台了“530”计划(五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在人才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公共服务和综合环境等方面突破常规、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有效吸引和集聚人才的新路径,建成国内一流的人才发展试验区。
2.按照人才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区域划分的主要模式
省内多点模式。在全省设立多个“人才特区”,进行人才建设的试点工作。具体见表2。
表2 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才发展试验区建设情况(不完全统计)
续表
科技园区模式。除中关村人才发展试验区外,上海张江和武汉东湖等地的科技园区也先后提出建设人才特区的目标,并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我国地方人才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典型。
跨区域合作模式。2011年,深圳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探索建立以深港合作为核心的深港人才工作联盟,形成深港人才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构建跨区域合作的人才格局。此外,福建平潭人才综合试验区是涉及两岸不同政治体制下人才交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
3.按照人才发展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政府作用划分的模式
联合推进模式。中关村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密切联合、共同推进。15个中央部委有关职能机构以及北京市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具体指导开展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工作。得益于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迅速取得成效。
地方政府推动模式。深圳市“人才特区”的建设实践,体现了地方政府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自主创新的鲜明特点。同深圳一样,江苏省将人才人事评审权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