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微观主体,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转企改制就是塑造文化市场微观主体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业已完成改制的陕西文化企业来说,不断提升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美誉度,是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保证,也是引领陕西文化产业崛起、推动陕西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本文将陕西改制文化企业尤其是陕西演艺集团、西影集团等几家重要的省直文化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内容创意、科技创新、品牌树立等方面的得与失,进而从树立大文化观念、大市场意识,构建完备产业链,完善人才培训、引进、交流、流动和使用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等方面,对其未来的提升空间与优化路径进行思考和阐释。
2014年4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指数暨中国文化企业竞争力排行榜单,于第九届义乌文交会举办期间正式揭晓。游戏、动漫、演艺、工艺美术及文化旅游等五大行业的前十名企业进入该榜单,分列五大行业榜首的文化企业是腾讯控股、广东奥飞动漫、保利文化集团、老凤祥和广州长隆集团。而这次文化企业竞争力排行榜的测算对象是共计287家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企业和国内上市文化企业,考量因素则包括盈利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贡献力、品牌影响力等,目的是协助文化企业不断提高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进而引导其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彭翊先生指出,在此次文化企业竞争力排行榜评选中发现,许多企业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内容创新不够,当然也有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能力较弱、产业规模化与集约化程度低等原因。也就是说,文化创新能力、文化创造力对文化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上榜的广东奥飞动漫为例,该企业被认为是目前中国最具实力与发展潜力的动漫文化产业集团公司之一,其主要作品包括《战轮四驱》《电击小子》《巴啦啦小魔仙》等,《巴啦啦小魔仙》更是在央视一套、央视少儿频道轮番播出超过七轮且网络点击率超过7亿人次的重要作品,其品牌衍生产品已有近百种,能有这样引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因为它是国内唯一的真人魔法电视剧,更与其前卫的视野和独到的创意密不可分。更进一步说,文化创造力是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创意性则是文化产品生产的核心要素。因为注重创意性,文化产品因此获得耐久性与重复使用性,“并具备了通过扩大需求来增加拥有者营销利益的潜能,文化产业正是据此而获得了不断其流的生产资源和发展的基础”[1];因为注重创造力,文化企业因此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高效地将文化资源整合创造为易于被大众接受的文化产品,从而形成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及文化再生产的完整循环链。
一 陕西改制文化企业不断释放的文化创造力
陕西是拥有灿烂丰赡、不可复制文化资源的文化大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陕西跻身文化强省行列的先决条件,而发展文化产业就需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微观主体,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转企改制就是塑造文化市场微观主体的重要途径之一。2009~2011年,陕西用三年时间分别完成了省、市、县三级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任务。陕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陕西出版集团、陕西广电网络产业集团、西部电影集团、陕西演艺集团等文化市场主体,在发挥骨干文化企业带动与示范作用的同时,构建起了相对完整的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打破文化发展传统观念及体制的束缚,形成并建立起相应的新理念与新机制,即通过制度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进而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对于完成改制的文化企业而言,其变化不仅是脱去“事业”的外壳,注销事业法人、核销事业编制,不只是完成工商登记注册、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以及参加企业社会保险等工作,也不只是人员实现了从“事业人”到“企业人”的身份转变。更为重要的变化是,它们要以全新的姿态进入市场,要不断扩大市场开放程度并完善市场体系建设,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蜕变成长为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要营造能够充分调动创造主体即人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的宽松环境,还要以富有创意性和创造力的文化产品为自身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要以富有竞争力的文化成果促进区域乃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陕西改制文化企业自然也不例外,在渐次理顺各种关系后,文化产品的推陈出新、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创造主体创造力的不断激发,都是其发展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一)内容与形式创意:赋予传统文化时代特质和别样面貌
无论文化的传播载体、渠道或者媒介如何变化,文化生产的内容应该始终根植于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但是,传承民族文化并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而是有所发扬、有所创新,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要紧跟时代步伐、准确把握社会脉搏,要努力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要与时俱进地阐释其对当代生活的指导与启悟功能,唯有如此,方能有优秀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