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
·报纸品牌·
由三人小组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的《南方周末》,走过28年间的风雨历程,从创刊时发行量仅7000份的娱乐休闲报发展成为今天“发行量最大、版数最多、公信力最强、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严肃周报,这一路走来历经了多次转型,每一次转型都是对这份报纸真我的一种淬炼。
一 与时俱进,转型突破,塑造媒体特色
1.南方有一子,深苑人未识(1984~1995年)
1984年2月11日,当左方带领着三人小组筹办《南方周末》的时候,他或许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今天如此骄人的成绩。当时的《南方周末》是作为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的增刊发行的,若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推陈出新,办一份具有丰富个性且富有时代气息的报纸。
创刊之初,《南方周末》的办报方针是:第一,“南方特色,周末色彩”;第二就是启蒙。所谓南方特色不仅指岭南文化,更重要的是体现广东这一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时代精神;所谓周末色彩就是指娱乐性,采用“大俗大雅,雅俗共赏”的办报思路,以新颖的题材、活泼的内容吸引读者。其启蒙作用主要体现在以轻松活泼的表现形式,揭示社会中存在的严肃问题,通过介绍广东的新情况、新机遇、新经验启迪人们的思想,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但随着娱乐性报纸的增多,受众对充斥着港台歌星报道的周末报产生了厌倦,创刊时的办报方针已经行不通了。
于是便有了《南方周末》的第一次转型,赋予“周末”新的含义,即“人们在周末所从事、所关心、所讨论的一切都纳进我们周末的视野”。由此《南方周末》开始从以娱乐性为主向以社会性为主转移,踏上了办综合性周刊的征程。
这一时期的《南方周末》就如同一个懵懂的少年,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并在追求中逐渐显露锋芒。它乐于推陈出新,勇于突破束缚,不仅是要冲破旧的条条框框,还要突破自身与受众需求不相协调的旧习。
2.少年初长成,青春且向上(1996~2000年)
20世纪9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步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社会转轨时期的诸多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改革失败者和“牺牲者”的产生、弱势群体、腐败现象、社会不公等。受众急需一个能帮助他们分析社会深度问题的媒体,人们呼唤一个能够代表弱者发出声音的媒体,读者期待一个可以与他们平等沟通的媒体。
《南方周末》的第二次转型便由此引发。以“可以有不说出来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为基本原则,它开始对社会问题进行剖析,完全摆脱休闲娱乐,向“大特写”转型,用报告文学来全面、深刻地表现历史和社会现状。转型后的《南方周末》提出“以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点,以正义、爱心、良知为诉求,坚持讲真话,坚持公信力”的办报理念,并以“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赢得了众多读者,其在中国报坛的影响力呈现以广东为基点逐步向全国范围辐射的趋势,且一发不可收拾。
此时的《南方周末》已逐渐形成了突发新闻及深度报道的优势,借力于深度报道,《南方周末》的舆论监督力度突飞猛进。“深入成就深度”虽是几年后提出的办报理念,但在当时凭借其独到的深度报道,《南方周末》已经在中国报坛占领了先机,并成为全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典范。《昆明在呼喊:铲除恶霸》(1998年)、《朔州毒酒惨案直击》(1998年)、《綦江跨桥的背后》(1999年)等深度报道都曾引起巨大反响。
时光荏苒,少年初长成,人们肯定了它取得的成绩,对它大加赞赏,赋予它各种头衔,读者将它定型为“一个斗士或者激进分子或者悲天悯人的上帝”。但荣誉越多,就越容易迷失自我,盛名所累就难以再有突破。若要冲破束缚就得在办报风格上寻求新的突破,再次转型迫在眉睫。
3.南国有佳人,绝世而独立(2002年至今)
《南方周末》的成功引来国内多家媒体的竞相模仿,关注弱势群体不再是《南方周末》的专利,媒体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南方周末》的受众定位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初创刊之时“抓中间带两头”——以“初中水平读者”为中心,连通知识分子和草根民众,逐渐转变为以知识型读者为主体。2002年9月下旬《南方周末》打出一则有关读者定位的形象广告说:“您和6000000知识型读者都选择了《南方周末》”。此时的《南方周末》开始进入第三次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