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我国为了实现从外需转向内需,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低中端产业结构向中高端产业结构升级,失衡型经济向协调型经济转型等一系列战略目标,采取了许多重大的调控措施,其中一项重点就是侧重发展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将部分资源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多点开花,齐头并进,区域经济新格局逐步显现,西快东慢的态势得到巩固。2013年,除了继续贯彻区域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促进各区域经济平稳增长外,需要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市场环境方面多下工夫,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 2012年区域经济发展态势
“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大积极变化,东部地区“一马当先”的增长格局逐渐被打破。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东部地区。2008~2011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科研所发布的2010年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00~2010年,中国四大区域的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其中东部地区由2000年的44.88%提升到2010年的65.32%,中部地区由2000年的35.93%提升到2010年的54.13%,西部地区由2000年的33.72%提升到2010年的52.23%,东北地区由2000年的38.96%提升到2010年的56.35%(见图1)。
2001~2010年,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分别为3.82%、3.76%、4.18%和4.47%,在四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增速最快,中部地区次之。
2012年,我国经济增幅普遍出现下降,各地经济增速维持西快东慢格局,上半年GDP增长东部最慢,东北、中部、西部分别比东部高0.87个、2.10个和3.59个百分点(见表1)。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图1 2000~2010年中国四大区域综合发展指数
表1 区域经济增长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东部一些企业特别是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遭遇土地、劳动力等瓶颈制约,竞争优势逐步丧失,于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新的接替产业尚未发展起来,不足以弥补传统产业市场份额的损失。
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需不振影响。东部地区增速明显放缓,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下降,2012年1~8月,东部地区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减少60亿美元,对经济增长形成直接的下拉作用,同时,由于进、出口均比较低迷(见表2),间接地对经济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是受国内房地产市场主动调控的影响,东部地区消费增幅也受到一定影响。近些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悄然升级,由住房引致的消费是东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大项,但东部作为房地产市场主动调控的重点区域,受影响比较大。从上半年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数据看,东部除天津增长16%(增幅列第1位)、福建增长15.9%(增幅列第8位)外,其余8省市增幅排名均在20位以外,排名最后的4位均属东部地区,分别为北京(13%)、浙江(13%)、广东(11.6%)和上海(9.4%)。
表2 2012年1~8月各地区域投资、进出口增长情况
四是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受益于国家投资项目带动,投资增幅相对较高,而东部地区在企业效益下滑、信心不足的大环境下,投资增幅相对比较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较弱。
五是经济规模、发展阶段不同,导致产生的政策效果不一。中西部地区经济规模明显小于东部地区,政策影响存在基数效应。同时,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中西部地区惯性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对政策的敏感度更高。
二 2013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1.总体形势判断
由于过度重复建设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释放,成为过剩产能,由此构成了我国制造业的一大硬伤。工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的24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钢铁业是产能过剩的大户。短期看,产能过剩已直接导致了制造企业“去库存”压力的加速聚积。据汇丰PMI的分项数据,企业产成品库存继续增加;统计局发布的PMI数据也表明,9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尽管比8月的45.1%有所提升,但仍处于50%的荣枯线之下。显示我国经济去库存效果不彰,对未来经济增幅的回升会构成一定的压抑。不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差异巨大,资源禀赋也各不相同,形成了沿海与内地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