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但是,长期经济赶超积累的诸如内外失衡、过度投资、环境和资源制约、城乡不平衡、地区差距过大、收入差距过大等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推进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作为中部地区的欠发达省份,山西多年来以重工业为主、高度依赖能源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山西经济总量在中部乃至全国的地位仍相对靠后,201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2万亿元,处于中部六省末位。理论和实践证明,内生动力才是决定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建立内生增长机制对山西摆脱资源依赖、发挥后发优势、持续获得转型动力、实现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转型综改试验区的获批为山西带来了空间、项目、开放和政策的机遇,山西必须抢抓机遇,创新内生增长机制,走资源型经济转型之路,最终转向结构均衡发展。
一 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动力现状分析
(一)山西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生动力
1.产业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投入
山西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大规模投入和消耗,产业发展主要依赖第二产业,逐步形成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尤其是以煤炭资源的开发为基本动力。山西四大传统产业占到省内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煤炭更是占到其中的60%,形成了“一煤独大”、“四柱擎天”的产业格局。近年来,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传统型”经济特征依然十分明显,产业结构重型化现象仍比较突出,2012年前三季度全省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5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9.72个百分点。山西煤焦铁等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导致全省产业结构效益低下,使整个国民经济维系在几个极少数的主导产业上,2010年,采矿业增加值达到2777.5亿元,占到工业增加值的60.1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6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达到2681.01亿元,占到工业增加值的58.94%,占到采矿业增加值的98%以上。[1]如表1所示,中部崛起战略实施5年以来,中部六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省三产结构正在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与其他五省乃至全国相比,山西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最为突出,山西第一产业脆弱不稳,第二产业内部工业“畸重”格局没有改观,第三产业整体发展层次较低,服务功能不强,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资源型、粗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山西产业附加值的提升。山西的产业结构大多以资源开采及初加工为主,产业结构层次低,对资源的依赖性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初级化、重型化问题比较突出,一旦市场出现变化,很容易受到影响和冲击。无论从发展机遇,还是从现有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基础看,山西产业提升的空间都很大,随着其他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度化,山西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地位的压力更大,特别是山西综改试验区的建立,给山西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更需要山西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步伐。
表1 2006~2011年中部六省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2.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拉动
2006~2010年,山西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从49%增加到70%,2011年为66%,2012年为76%。[2]山西对投资的依赖是一贯的,经济增长陷入投资拉动的怪圈,而消费一直没有成为带动山西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2006~2011年,山西年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为35%,2012年为36%,消费“短板”问题日益突出。[2]由于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偏弱,加之国家宏观政策的诱导,投资成为拉动山西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的不断提高与山西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山西的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资本投入。投资的过快增长以及日益深化的投资依赖,一方面造成生产能力的低水平过剩,产业结构进一步扭曲;另一方面还导致投资效率持续下降,投资效果大打折扣,投资规模和强度不断加大。过量的投资会造成产能过剩、产品积压、效益降低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不利后果,这种对投资过度依赖的增长方式在长期是不可持续的,已经日益成为山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桎梏,是山西亟待解决的经济结构问题。鉴于山西经济总量和产业层次明显落后于中部其他省份,在短期山西需要依靠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