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山西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及产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作者:杨俊仙 宗春欢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摘要:山西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型省份,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自身发展却一度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产业转型已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本报告引入地区产业专业化指标分析山西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及山西产业转型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山西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及推进山西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含义。

    资源型地区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山西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和国家能源基地,对全国一、二次能源的贡献突显,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山西的发展却一度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同时,随着资源开发的高强度,造成了支柱产业单一、水资源贫乏、耕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陷入了“资源诅咒”怪圈。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地区转型的核心任务,代价沉重的传统发展模式显然难以为继,必须加快推进产业转型。

    一 山西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分析

    (一)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未得到明显改善

    山西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从太原、大同等11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来看,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第二产业偏重、第一、三产业偏轻的特点。山西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迅速增长,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从2006年到2011年,第一产业的构成由8.43%下降到5.78%,而第二产业的比重由47.1%上升到59.3%,第三产业由44.5%下降到35.0%,这种“两头小,中间大”经济结构更加严重。从图1和图2的比较来看,太原、大同等11个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仍未得到明显改善。

    图1 2006年山西各地市三产占GDP比重情况

    图2 2011年山西各地区三产占GDP比重情况

    山西各地区第一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性。如图3所示,太原和阳泉的第一产业占比全省最低,运城、忻州、晋中、朔州第一产业占比居全省前列,大同、长治、晋城、临汾和吕梁的第一产业占比居中;太原、大同、阳泉、晋城第一产业占比情况基本保持不变;长治和朔州第一产业占比呈直线下降趋势;晋中和忻州第一产业占比有小幅的下降,但又很快回弹;临汾和吕梁第一产业占比呈上升和下降交替不稳定波动的态势;运城第一产业占比显著上升,尤其是2009年有大幅提高。

    图3 2006~2011年山西第一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山西各地区第二产业结构变化局部存在差异性。如图4所示,忻州、太原、大同第二产业占比全省最低,吕梁、临汾第二产业占比居全省前列,阳泉、长治、晋城、朔州、晋中、运城的第二产业占比居中;阳泉、晋城、晋中第二产业占比基本保持不变;运城第二产业占比直线下降、幅度较大;忻州第二产业占比呈上升和下降交替不稳定波动的态势;长治第二产业占比呈持续上升特征;吕梁、朔州2009年有大幅下降,然后在2010年回弹,但是在2011年这两个地区第二产业占比又开始下降;大同第二产业占比有小幅下降,但在2011年占比增加至最高。

    山西各地区第三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性。如图5所示,太原、忻州和大同的第三产业占比居全省最高,吕梁、朔州、临汾、晋城的第三产业占比全省最低,阳泉、长治、晋中、运城的第三产业占比居中;阳泉、晋城第三产业占比基本保持不变;运城、朔州第三产业占比有大幅的提升,但是在2010年开始下降;大同、临汾第三产业占比呈显著上升的态势。太原、长治、晋中、忻州、吕梁呈上下波动的态势,其中忻州波动幅度较大、不稳定性较强。

    图4 2006~2011年山西第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图5 2006~2011年山西第三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二)地区产业专业化水平存在差异性,产业专业化处于上升阶段

    1.地区产业专业化指标的度量

    基尼系数、赫芬达尔系数、变异系数等多种指标可以测度一个地区自身产业结构的专业化或多样化程度,但是鉴于计算地区自身的绝对专业化水平,不涉及地区之间的相对规模,且各指标测量结果彼此之间高度相关,本报告采用广为人知的基尼系数来测度地区产业专业化水平,取值范围为0~1,数值越高,说明某地区的产业专业化程度越高,而产业多样化程度越低。基尼系数最初是用来研究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即社会成员的总体收入分配状况与绝对平均分配状况的相对差距,后来广泛用于衡量其他变量之间的不均等问题,最近较多地被用于计算反应产业的集聚程度。

    在此,使用了森(A.Sen)定义的一个离散分布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1]

    其中,x表示某一地区i产业的就业或增加值,按照x1x2<...<xx的升序排列,n是样本数量, 为样本均值,对式(1)进行变形,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报告(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