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
“十二五”时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时期,也是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面临更加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的关键时期。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4,连续10年超国际警戒线。如何妥善处理好就业和收入分配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山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加速期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城乡就业与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依然凸显,努力促进就业、改善收入分配成为新形势下必须全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山西必须充分认识到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分配合理化的重要性,抓住机遇,以转型综改为契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渠道,解决与就业和收入分配相关的问题,建设和谐山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 山西就业与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
“十二五”以来,山西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积极出台和实施各项收入分配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坚持把促进就业与改善收入分配相结合,就业结构不断改善,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
2011年,山西大力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大力推进23个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建设创业孵化基地37个,入住创业实体4275个。开展创业培训3.86万人,帮助2.87万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8.33万人,以培训促进就业,通过培训,就业率达到95%以上,城乡新增就业突破90万人。2012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1万人。2012年1~9月,通过创业引领、就业见习、基层项目安置、机关事业单位招录等措施,帮助5.8万余名大学生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实现了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011年,山西人均GDP达到30974元,按2011年人民币平均汇率折算为4796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进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的初级阶段。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2012年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412元,与2005年相比,7年净增11498元;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年为6357元,与2005年相比,7年净增3466元。山西城乡居民收入呈增长态势。
尽管山西就业结构有所改善,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认识与实践等多方面原因,山西就业和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扩大就业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仍十分繁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之间以及居民内部、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民稳定增收机制尚未形成,再分配机制不健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薄弱。随着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不断发展,影响就业的因素更加复杂,积极扩大就业和改善收入分配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 山西就业水平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分析
本报告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山西就业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城乡居民就业与收入的变动关系是否处于均衡状态;山西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如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山西就业的产业结构如何影响收入水平。
(一)就业水平与收入分配指标的选取
本报告就业水平主要指城镇和农村就业水平以及三次产业就业水平,收入分配主要指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12年的《山西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1.就业水平指标的选取
本报告选取总就业人数、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总人口就业率(社会从业人数与劳动力资源总数的比值)、城镇就业人数、农村就业人数、就业重构速度[1]、就业重构方向(第二、第三产业总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之比)和城镇化率(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重)构成山西就业水平的指标,对山西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见表1)。
2.收入分配情况指标的选取
本报告主要采用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作为山西收入分配状况的指标,对山西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分析(见表2)。
表1 山西就业水平指标的时间序列
表2 山西收入分配状况指标的时间序列
由表3可看出,就业和收入各指标的时间序列都不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其中,就业重构方向、就业重构速度、农村就业人数的时间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