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四川全媒体建设发展报告(2014~2015)

    作者:石本秀 叶茂 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摘要:

    四川传媒业在将新旧媒体两者要素整合后,进行了内容设计、产品配置、渠道发布、盈利模式四个方面的变革与创新,形成已适应日新月异的多媒体技术发展需求的,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的全媒体模式。本文在对四川全媒体发展模式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Abstract:

    The media industry in Sichuan integrate the two elements of the old and new media. The four aspects as content of design,product configuration,publish channels and the profit pattern are changed and innovated. The omnimedia media development is suitable for the rapid technology demand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optimization gradual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ichuan omnimedia media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trend,the report also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2013年是传媒业深化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年,在延续了2012年的报网融合、台网融合、三网融合、微博微信客户端、媒体社交化等各种方式的融合媒体转型后,传统媒体融入新媒体的手段与功能进一步深化,从初期的“媒介融合”模式到以“全介质传播”为核心命题的全媒体模式发展阶段,在这个全球传媒业的行业性攻坚中,没有一条既有的成功之路,只有且行且探索。在传统媒体励精图治,艰难转型的关键时刻,各种转型观点和说法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四川在媒介转型的探索中,强调的是“全媒体模式”的探索。

    全媒体是传媒行业在新旧媒体的冲击交融中,探索媒介发展的产物。“全媒体”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1999年10月19日的美国。全媒体既指信息传播表现手段的多媒体化、全媒体化,融合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等形式,也是媒介形态上的融合,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书籍、报纸、杂志、网站等的融合,也是传播渠道的融合,包括广电、电信及互联网的三大网络的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任何一种信息终端均可以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从而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终端获得想要的信息。[1]全媒体的出现是技术发展推动人类传播观念变迁的结果。它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为支撑,在“跨媒体”的基础上通过媒介融合形成,真正体现了技术对人类全部传播手段的融合和提升。

    四川媒体业在传统媒体转型中践行的“全媒体模式”即是将新旧媒体两者要素整合后,进行内容设计、产品配置、渠道发布、盈利模式四方面的变革与创新,形成以适合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需求的,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的全媒体模式。该模式在内容上体现为全业态的产品设计,在产品配置上体现为全流程生产与协作的多元化,在渠道发布上体现为适应多媒介形态之技术对接,在盈利模式上体现为跨界创意运营。四方面互为一体的整体框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媒体是媒体进行新闻生产,流程再造,传播形态与运营模式创新的一种探索性发展理念。

    一 全媒体转型的内容模式实践

    (一)从新闻原创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凸显全媒体内容优势的高起点

    1.省级传媒集团

    省级传媒集团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为典型,旗下的全媒体中心是这方面探索的典型,其内容生产要求各个传媒主体依托自身优势,在自身的传媒体系和话语空间进行内容整合,进行了新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化转型,力求以话语空间求生存空间,以内容优势凸显全媒体转型的高起点。

    作为省级党报,该集团在地位和政策资源方面占据了优势,集团的核心报纸《四川日报》是国内较为知名的省级党报,集团以《四川日报》为核心,以传统报业板块为支撑,对集团内部媒体资源进行了共享,于2011年将四川在线、《天府早报》和华西手机报进行整合,组建了全媒体中心,已经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存,报纸、期刊、网站相互配合的立体发展模式,在省内甚至国内都有较大的话语权。

    “4·20”芦山地震的报道便是其典型案例。川报集团以全媒体为报道平台,通过新闻的首发优势对灾区状况进行了及时报道。灾难发生后,四川日报网首次采用图文滚动播报方式,对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赴灾区一线,现场指挥抢险救援进行了全程播报;华西手机报向上亿用户发送了抗灾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发生7天里,四川日报网发布文图3000余条;华西传媒集群平台滚动发布信息1000多条;四川在线共计发布有关地震文字、图片、视频8200余篇,地震报道相关总访问量超过1000万次,华西手机报发送信息覆盖近亿人次。多种传播渠道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集团新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作用。

    2011年6月,四川日报网开通上线,依托《四川日报》的党政资源优势,定位为本省高端互动平台,开启了党报与数字网络融合的路径,其中《问政四川》日前上榜了“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

    2.市级传媒集团

    市级传媒集团以成都传媒集团为代表。该集团于2008年尝试了“媒体融合试验田”,探索全媒体运营理念与模式。以市级党报《成都日报》、成都广播电台为新闻发布核心,通过成都全搜索新闻网向集团的多媒体进行全面辐射和融合。现已形成了以新闻原创的核心竞争力为优势,向集团内部媒体资源进行共享的多元媒体相互交融的立体媒体格局。

    通过四川省内传统纸媒2013年8月在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