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南充:四大主题文化与文化强市(2014~2015)

    作者:滕明鹏 张明伟 文毅 孙靖 何英 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摘要:

    依托丝绸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嘉陵江文化“四大主题文化”,南充建设文化强市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报告总结了近年南充文化产业发展成就,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文化进一步发展的路径: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支柱产业,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民生工程,努力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凸显文化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惠民效应。

    Abstract:

    Relying on four themes culture—Silk Culture,Culture of Three Kingdoms,Red Culture,Jialing River Culture—Nanchong obtain fruitful results in constructing cultural strong city. This report summarize the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of Nanchong in recent years,research the existing problems,analysis the paths for the culture further development:to accelerate the public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trive to develop the culture pillar industry,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key cultural livelihood projects,make great efforts to provide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products,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and cultural industries,to highlight the social effect,economic effect and effect of benefit the people of culture.

    南充地处嘉陵江中游、四川盆地东北部,辖区面积1.25万平方公里,辖3区(顺庆、高坪、嘉陵)5县(南部、西充、营山、蓬安、仪陇)1市(阆中),有394个乡(镇)、28个街道办事处,人口760万,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近年来,全市上下按照“文化强市”的战略部署,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载体,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民生工程,大力发展文化支柱产业,努力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文化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惠民效应日益显现,开创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一 得天独厚的文化禀赋

    (一)城市历史源远流长

    南充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是四川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生息。尧舜以前,境内为“有果氏之国”,夏朝为古梁州之域,商朝属巴人之国,周朝为巴子国地,汉时始建县“安汉”,有唐以来历为郡、州、府、道、署治所,自古为川北重镇。境内阆中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县级市)在战国后期曾是巴国别都,清兵入川时曾为四川临时省会十余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南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为川北行政公署(省级行政机构,胡耀邦同志任主任)驻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设立南充专区、南充地区革委会、南充地区行政公署等。1993年撤地建市至今。南充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有“千年绸都”和“果城”之美誉。

    (二)文化根基牢固深厚

    1.区位优越,文化中心日益彰显

    南充东邻广安,南连重庆,西通成都,北接广元,处于国家交通“五纵七横”的重要节点,是国家规划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全省9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川东北交通通信枢纽、商贸中心、科教中心和金融中心,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水运四通八达,市场辐射周边3000多万人口。南充高坪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西安、三亚等航线。国道212线、318线贯穿全境,已建成成(都)南(充)、南(充)渝(重庆)、南(充)广(安)、成(都)德(阳)南(充)、南(充)巴(中)、广(元)南(充)、南(充)大(竹)梁(平)等高速公路,巴(中)南(充)广(安)、遂(宁)西(充)、南(充)绵(阳)等9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位居全省第二、川东北第一,实现与成渝、周边各市及县县高速通达。已建成的达(州)成(都)铁路横贯东西,正加快建设的兰(州)渝(重庆)铁路纵贯南北,已规划汉(中)巴(中)南(充)铁路及成(都)遂(宁)南(充)达(州)万(州)等城际铁路。南充港五星级旅游码头投入使用,集装箱码头即将建成,嘉陵江高等级航道和南充港口群建成后,千吨级船舶可经南充港直达上海。2013年底,主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109平方公里,人口106万,位列四川省(除成都外)首批3个双百特大城市之一。

    2.经济发展,文化需求持续增长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南充作为川东北大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2013年,全市GDP总量跃居全省第5位、川东北首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8.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6亿元,人均GDP2.11万元,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67.5%和26%,全市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权益日益成为人民看重和追求的重要权益。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提出,到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2500亿元,届时文化产业发展将呈“井喷”之势爆发增长,南充文化将迈入新的“发展黄金期”。

    3.人口密集,文化高地优势明显

    南充是仅次于省内成都的教育大市、人口大市、文化大市,是川东北区域科教文化中心。全市现有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交大希望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6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6.66万人;研究生培养单位2个,在校生2832人;幼儿园、中小学和中职学校2595所,专任教师6.7万人,在校学生106.68万人。南充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成人继续教育,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相对完备,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幼相互衔接,普教、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