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河南省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及对策(2014~2015)

    作者:孔喜梅 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摘要:

    都市生态农业是连接都市和传统农区的纽带,河南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受市场和政府的双重重视,呈现明显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但同时,也存在发展的盲目性和同质化等问题,过分重视都市生态农业的多功能性特征,忽视都市生态农业的初衷,都市生态农业各企业之间的协作性不足。未来,河南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应重视长期规划,引导都市生态农业企业之间的协作,并加强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统计和研究工作。

    Abstract:

    Urban eco-agriculture is the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and has a significant and great prospect in future in Henan. It presents the obvious characteristic of multi-industrial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dual attention from the market and the government. But at the same time,it also exists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blindness and homogenization,emphasis on its multi-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too excessively and neglect of its intention of development. So it faces the lack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enterprises of urban eco-agriculture. In the future,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long-term planning,guid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rban eco-agricultural enterprises,and strengthen the statistics an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agriculture.

    关于都市农业、都市生态农业和其他新型农业之间的关系,学界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将都市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其他新型农业相互替代,没有明确区分他们之间的不同;另一种看法认为都市农业是比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等范围更广的农业(于静涛,2005)。《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全省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认为:“都市生态农业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在都市区域范围内紧密依托城市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生产的农业,是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为导向,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载体,以现代科学技术、物质装备、人才队伍、经营方式为保障,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为目标的新型农业形态。”这一界定与学术界第二种看法相同,笔者也持同样的观点。因此,本文中所指的都市生态农业是指都市经济辐射范围之内,以服务都市居民的各类需求为生产和经营目的的、集约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各种农业类型。简言之,只要在都市经济辐射影响范围内的农业,无论其采取何种经营形式,都被称为都市农业。

    一 河南省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河南作为内陆城市,有意识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时间较晚,对都市生态农业的研究和关注也是近年来的事情。随着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对都市生态农业需求的增加,加上发达地区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的影响,河南省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按照日本学者青鹿四郎的观点,都市农业的范围一般是都市面积2~3倍[1]。2013年,河南省城市数量为38个,建成区面积2289平方公里,照此估计,全省都市农业的地域范围为4578平方公里到6867平方公里,即686.7万亩至1030.1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总量的8.42%[2]。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农区被纳入到城市经济辐射范围之内。以郑州市为例,2013年,郑州市的建成区面积为365.61平方公里[3],按照2012年2月通过的《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草案)》,2020年,郑州市建成区面积将扩展到10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将到达1500万,相应地,郑州市都市农业的区域也将从2013年的109.68万~164.52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300万~450万亩。越来越多的原来并不属于郑州市区的农地会变成郑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区域,都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区域的扩展,为都市生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二)新建的都市生态农业园区起点较高

    经营形式上,都市农业存在传统的“家庭经营”和“园区经营”两种模式。大多数的都市农业采取的仍是家庭经营模式,都市周边的农户在自家的耕地上种植新鲜蔬菜、瓜果,再到城市销售。但都市农业作为一种经营模式受到各方关注和研究的,则是“园区经营”模式。“园区经营”模式建立在规模经营之上,其前提是土地的流转和土地的集中,其经营主体的来源有三种:一是当地有经济实力的居民;二是当地稍微有权势的人,如村委会主任或者其他人;三是外来的工商业资本。这些经营主体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建立以某一特色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体验、采摘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园区。

    河南省都市农业发展之初,虽然也呈现明显的都市服务型特征,如生产的产品多是都市居民日常所需的鲜活农产品,农业的休闲、体验、采摘等多功能性特征明显,但当时的都市农业在基础设施、农业园区技术、管理、服务水平、服务意识和园区配套服务方面都比较落后。果树的盛花期和瓜果蔬菜集中采摘时期,或者逢周末、节假日,园区的道路由于人流增加“进得去、出不来”甚至“进不去、出不来”,游客吃不上饭、上不了厕所也是常见的现象。但近年来新建的一些都市农业园区,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服务意识、服务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如位于郑州荥阳市的新田城农夫乐园,集农事体验、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占地130亩,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主题区域,如私家农场认养区、农耕文化展示区、浪漫花田欣赏区等。从郑州市各个方向都可以方便到达该园区,园区空间指示标识简单明确,卫生间、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