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
本文聚焦四川省需特殊关爱未成年人群体中曾经有过不良行为的脆弱群体,运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分别对四川省共计6所专门(工读)学校的在校学生以及成都、达州两市的普通社区居民,就该群体的行为现状、社区接纳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并就上述内容对以四川省专门(工读)学校学生为代表的四川省需特殊关爱未成年人进行了现状描述。研究发现,四川省该部分群体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年龄正在逐渐下降,其是否发生不良行为同其家庭结构以及其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没有太大的关联。在进入专门(工读)学校的未成年人群中,其“犯错”行为更多为“不良行为”而非“严重不良行为”,往往表现出“校内好校外差”的特点,对融入社会的渴望强烈,但被社区居民普遍性“疏离”,社区居民同这部分需特殊关爱未成年人的“社会距离”较远。
This paper focuses on minors who need special care(misbehaved teenagers)in Sichuan Province,uses students from six reformatory schools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common community people in Chengdu and Dazhou Cities as research object,and focuses on the cause of teenager misconduct as well as the requirement on community acceptance of misbehaved teenag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gree of misconduct of teenagers with misconduct and serious misconduct in Sichuan and establishing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ith effect factors on the degre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factors on teenager misconduct and serious misconduct. Meanwhile,Bogardus Social Distance Scale is used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s of reformatory school students in community acceptance.
一 基本信息
(一)研究目的
未成年人问题能折射社会系统运行失衡与否,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高中建,2008),未成年人群体不仅映射社会系统稳定、和谐情况,是社会系统在运行中是否出故障的敏感“试金石”,更是社会进步最直接、最敏感的现实映射群体和“风向标”。大量的研究表明,未成年人问题不只是单一群体的社会问题,而是同大量其他社会问题,诸如道德失范、网络成瘾、越轨行为、文化素质、婚恋就业、心理疾病等社会问题“并构、并存”,是超越单一群体的社会系统性问题,需要“系统”的研究视角。
本研究立足社会与未成年人互动、未成年人发展的基本立场,以实证研究、数据分析为手段,力图描述四川省需特殊关爱未成年人中,曾有过不良行为群体的不良行为现状及成因、他们的现实诉求,并将“社区”作为社会系统中链接各未成年人工作主体的有效“结点”,描述社区对该群体的社会接纳。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了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具体方法使用状况说明如下。
1.文献研究法
在本研究的研究框架中,文献研究主要目标为:①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青少年犯罪与相应社区干预措施的具体研究及行动现状,并研究其经验与不足;②通过文献形成研究工具——问卷及访谈提纲。
2.问卷法
分别以四川省工读学校的学生以及四川省普通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设计了《四川省工读学校在校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工读学校卷)》、《四川省预防青少年不良行为社区干预调查问卷(社区卷)》[1]两套问卷。分别在四川境内抽取6所[2]工读学校,以及成都、达州两市的6个社区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曾有不良行为需特殊关爱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其成因,社区干预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等方面的一手资料。
3.访谈法
在对工读学校和社区的调研中,还组织了覆盖该部分未成年人工作各利益方的座谈会,并开展对工读学生家长、工读学生、工读学校教师的个案访谈,力图将一线工作人员和当事人对该群体问题的看法,作为问卷调研的补充性实证信息。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自2012年7月份开始启动,至2014年2月完成,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研究前期准备阶段:自2012年7月始到2012年11月结束,在这一阶段完成了文献研究以及调查工具的设计,经反复论证定稿。第二阶段为调研执行与数据处理阶段:自2012年11月始到2013年4月结束,这一阶段完成抽样设计、样本选取与确定、组织并实施调研。调研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工读学校的调研,另一部分是对社区的调研。第三阶段为数据的深度挖掘与撰写研究报告阶段。自2013年4月起至2014年2月20日结束,其间完成了对数据的录入、数据清理、数据分析、补充调研、撰写研究报告、反复讨论并定稿等工作。数据录入、数据清理以及数据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
(四)抽样方案及样本分布
1.抽样方案
本研究问卷调查部分的抽样方案设定如下。①工读学校部分,采用概率抽样中简单随机抽样与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抽取办法为:首先,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从四川省7所工读学校中抽取6所;其次,若工读学校的在校生多于100人,则运用随机数码表随机抽取50%的学生作为调研样本,若工读学校的学生在50~100人,则按照上述同样方式抽取70%的学生作为调研样本,若学生人数低于50人,则将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实行普查[3]。②社区居民部分,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立意抽样与偶遇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分别在成都和达州以立意抽样的方式选取典型社区(成都4个、达州2个),然后,在每个社区以偶遇抽样的方式,视调研难度等情况,各调查50~60位社区居民。
2.样本分布
(1)工读学校样本分布。如图1所示,最终从四川省7所工读学校中确定了6所作为本研究的调研对象,最终获得工读学生有效样本318个[4](发放321份问卷,有效318份,成功率99.07%)。具体样本分布情况如下:C市L中获得134个调查样本,D市G学校获得77个调查样本,S市Y中获得46个调查样本,G市L中获得22个调查样本,N市第Y中学获得24个调查样本,Z市第S中获得15个调查样本。
图1 工读学生样本分布情况
(2)社区居民样本分布。如表1所示,最终获得社区居民有效样本也为318份(发放问卷350份,成功率90.86%)。具体样本分布情况如下:成都市共选取四个主城区(武侯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