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俄国历史不容混淆
    ——兼析斯大林与希特勒关系中的迷局

    作者:欧阳向英 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斯大林与希特勒的类比很多,涵盖从个人形象、家庭生活、兴趣爱好、党派组织到民族政策、经济政策、外交政策等多方面,但他们对世界历史的作用是截然相反的。混淆斯大林与希特勒关系的说法,除了“希特勒从斯大林手中拯救了欧洲”,还有“斯大林与希特勒惺惺相惜”“斯大林曾向希特勒乞和”“卡廷惨案是斯大林下令的”种种“揭秘”。上述说法,是始发于苏联后波及中国的“非斯大林化”思潮的结果,不是对历史的严肃反思,而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抹黑斯大林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语言变体,需要警惕。

    近年来,国内外均出现将斯大林与希特勒类比,并将两人均称为“20世纪的伟人”“绝代双雄”或“臭名昭著的魔头”“大独裁者”的现象,也有声音说“斯大林还不如希特勒”“希特勒从斯大林手中拯救了欧洲”等。外国右翼知识分子将社会主义与集权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同起来,主要出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国内出现类似言论且流行于网络甚至某些学术期刊,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 对斯大林与希特勒的流行类比

    斯大林和希特勒身高都不超过1.65米,都留有胡须,都生活简朴,都曾被捕入狱,都对亲属约束甚严,都博览群书,也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斯大林著有《斯大林全集》,是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希特勒著有《我的奋斗》,一度是德国中小学的教材。斯大林于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后加入布尔什维克,入选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当选苏共中央委员,直至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希特勒于1919年加入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很快成为党首,后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德国元首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斯大林对希特勒的侵略政策持纵容态度,后领导苏联红军顽强抵抗,最终与盟军协力打败轴心国,苏军攻克柏林,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胜利。希特勒则是二战的发动者,先与斯大林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又以闪电战的方式占领整个欧洲,后进军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失败后逐步走向灭亡。

    斯大林与希特勒都具有较高的建设国家的能力和水平。斯大林在任期间,苏联快速实现工业化和集体农庄化,建设起强大的国防;战后组建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峙。希特勒任总理期间大量引进外资,使工业得以飞速发展,德国经济迅猛上升;经济繁荣为其发动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希特勒以惊人的速度装备起欧洲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在国际舞台上,二人都纵横捭阖,极力为国家争取利益,扩大战略空间。斯大林通过战争和谈判使苏联获得了波兰东部、波罗的海、北科维纳、比萨拉比亚,夺回了萨哈林半岛南部,重新支配东欧,朝鲜战争后对东亚影响力加大。希特勒利用欧洲各国的矛盾和自私,用外交、欺骗和闪电战几乎占领整个欧洲,从对美国的鼓励外交攻势到对英国的橄榄枝,以及对俄国的“真诚”友好,将大国玩弄于股掌之间。二人都执行了错误的民族政策。斯大林潜意识里存在大俄罗斯民族沙文主义,没有充分考虑到在苏联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其他民族的权益。希特勒则认为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高贵的人种,日耳曼民族理应统治世界,为日耳曼人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套全民福利并设计了全民度假计划,却疯狂迫害和屠杀犹太人以及欧洲其他所谓“敌对”民族。

    作为国家元首,斯大林与希特勒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都使自己所领导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斯大林领导的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仅率领苏联红军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且以崇高威望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希特勒则建立了一个典型的法西斯国家,其“反人类”的罪行连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都无法包容。二人对世界历史所起的作用是截然相反的,这是他们的根本区别。任何简单类比都只抽取了表象,没有实质意义。

    二 希特勒从斯大林手中拯救了欧洲?

    维克多·苏沃洛夫(笔名),本名弗拉基米尔·雷岑,曾在苏联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工作,1978年叛逃至英国。他出版了十多本关于苏德战争和苏军的书,引起国际史学界,特别是俄罗斯、德国和以色列史学研究者和读者的广泛争论。他的核心观点是:斯大林是希特勒世界大战计划的积极支持者,同时也是一个阴谋策划者。斯大林知道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会导致英法对德宣战,以此成功地把希特勒拖进了战争,自己坐收渔利。至于战争初期苏联失利的原因,苏沃洛夫解释为苏联间谍理查·佐尔格的情报没有引起斯大林的足够重视,尽管在战争爆发之前佐尔格已向斯大林报告了德国准确的进攻日期,但苏军不相信德军会突然进攻,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美国作家埃里克·马戈利斯赞同苏沃洛夫的观点。他认为,斯大林知道苏联最终必将打败德国,因为希特勒只有3332辆坦克,大部分都是轻型坦克,配备20mm火炮,而且75%的德军骑马行军(和我们印象中的闪电战相反),纳粹国防军甚至没有过冬的制服,因此